沐還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兩棵棗樹,光路星途,沐還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並不是一部適合所有人看的影片,必須有一定的鑑賞功底才能抓到要點,而對於北美電影市場來說這是不受歡迎的,我們不得不說在被‘大導演’的名號衝混了頭腦之後做了一次失敗的嘗試。”第二天一早,《波士頓郵報》的娛樂版就登出了關於《地心引力》的影評,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他們這一次居然批評起了李經明。

李經明是個韓國人,現在就算到美國也多半住在洛杉磯,但他因為受教育背景的關係經常被稱作波士頓之子或者馬薩諸塞先生,《波士頓郵報》一直以來都以給他吹*螺,敲*鼓著稱,把他吹得天上無雙地下難尋,這次居然說把李經明跟“失敗”這個詞聯絡在一起,不少等著看笑話的人都沒能預料得到。

“這部電影不算晦澀,但也不夠直白,在其他地區也許會手歡迎,但是美國的觀眾不會接受這樣的節奏。”《紐約時報》一如既往地跟李經明唱對臺戲,他們才是黑李經明的主力,現在看《波士頓郵報》都頂不住壓力吹不下去了,從主編到記者都似乎心情大好,主編心裡還有點遺憾,之前怕得罪了李經明會受到來自其他層面的打擊,他們寫的東西有些過於委婉了,現在看看前面還有別人衝鋒陷陣,只恨昨天夜裡沒有再狠點<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影評這東西,寫起來是很有講究的,我怎麼看這些人在亂搞啊,是你請了別的人幫忙嗎?”朗.梅耶看到早上的報紙之後就給史蒂芬.斯皮爾伯格打了個電話,覺得可能是那邊安排的,因為他自己沒吩咐過這些。在電影行當裡做了這麼多年,哪怕沒有做過直接相關的工作只是管錢管投資。朗.梅耶的專業觸覺也不是尋常導演、演員能比擬的,今天的報紙看得他很爽,卻處處透著詭異。

“這些人當然在亂搞。因為我們倒黴了。”斯皮爾伯格早上連早餐都沒吃得下,就是因為被李經明這條毒計給氣到了。老道如他,怎麼會看不出來李經明的目的,之前看不見似乎因為老夥計們哥哥捧他讓他飄飄然了,而現在李經明已然圖窮匕見,再看不出來他的事業可就整個兒毀了。

“這話怎麼說?”朗.梅耶聽斯皮爾伯格都這麼說了,沒來由心裡一慌,他之前只是覺得不對勁,可人家斯皮爾伯格這大導演都說了他們要倒黴。顯然是李經明使了什麼他沒看得出來的招。

“明天的報紙跟今天的絕對不同,肯定要有一場全民大討論了,把我們架上火烤的大討論。”斯皮爾伯格用手摩挲了一下自己的臉,此時頗有些生無可戀的意思,就因為挑錯了一個對手,他已經把自己玩殘了。之前的斯皮爾伯格之所以要踩李經明,只是想要刷刷存在感,讓人家知道他寶刀未老順帶宣傳下電影,而要踩就得踩個出眾些的才能有話題,李經明一向親華。跟他相反,他就挑了李經明來下手,結果他此時才發現自己錯得離譜。因為他踩的不是塊墊腳石,而是座刀山。

斯皮爾伯格的猜測沒有錯,李經明的後手爆發得很快,娛樂圈裡的氣氛變化似乎並不大,但是包括報業但不侷限於報業的各大新聞媒體上,專家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展開了一場關於美國人到底有沒有文學、喜劇的鑑賞能力的大討論。

“那些說美國人沒有藝術鑑賞能力的論調一點都不酷,雖然美國的歷史很短,但在世界文學史上留名的大家並不少,而美國的教育是全世界最先進的。絕對不存在鑑賞方面的障礙。”南加大文學院教授的話還是很有權威性的,之前被鄙視了的美國觀眾們一片叫好聲響起。覺得這才是文化人。

“某些人總是自以為是,覺得他們是從事相關行業的。就比普通人厲害一些,實際上普通人裡面不乏詩人,不乏作家,不乏大師。”這就是在反嘲諷那些編輯和影評人了,這位社會活動家的在入口網站下的留言板裡,不乏一些“就是就是,他們牛什麼,老子的修車廠一個月賺他們打字打一輩子的錢”這種留言。

李經明在這裡呆了那麼多年,當然清楚美國人其實的確是沒什麼鑑賞水平的,太過從眾,這點從威廉.福克納前後半生的不同境遇就能看出。威廉.福克納剛開始的時候處處碰壁,隨便站個人出來就能把他寫的東西批得一文不值,等到混出來以後,文學界簡直把他當神供著,在紙上籤個名字都要讚一句“先生好文采!”至於天朝人“《野草.秋夜》中‘在我的後園,可以看見牆外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顆也是棗樹’這句話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是如何表現的,請試作點評”這種問題。美國人絕對答不上來,頂多人家叫好跟著鼓鼓掌,或者猜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野生郡主復仇記

三月廿八

全面攻略

柴刀醬

朕,有病!+番外

南山隱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