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半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困局經濟學,孤獨半圓,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潛在的反公地悲劇。
房地產問題是反公有資源所有權的一個典型例子。此外,有益的集體性排斥,大概也包括在這一概念的外延當中。舉例來說,刑事案件的陪審團一般都要求全體一致,任何一名陪審員都能阻止有罪裁定。在一個力圖避免司法錯判的社會里,這種反公有資源是正當的(因此也就不是悲劇)。反之,非刑事案件的陪審團一般不要求全體一致。這裡,我們不接受困局帶來的風險,因為我們對原告和被告並無預先偏好。
同樣,美國憲法規定聯邦和州政府實行行政、司法和立法三權分立。早在1788年,詹姆斯·麥迪遜撰寫《聯邦黨人文集》第51篇之時,美國的立憲主義者們就論證了“相互制衡”的合理性,因為它有助於深入思考並保護少數*益—儘管權力的分散有可能製造出政治反公有資源。57
選民有時似乎偏愛睏局,投資者也是。按理財經理約翰·戴維森的說法:“市場實際上喜歡行政當局和立法當局分屬不同體系,因為它能減少華盛頓造成的任何損失。”2006年,共和黨人控制了白宮、參議院和眾議院。接著,到11月選舉時,*黨人重新奪回了國會兩院的控制權。投資者們反響如何呢?“華爾街沸騰了……道瓊斯工業指數再創新紀錄,因為投資者相信,*黨人在國會選舉中的勝利,能創造困局,阻止立法者干擾商業利益。”58
在聯合國安理會,中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各享有一票否決權,你該如何解釋呢?我們可以把它看成是反公有資源結構的國際性應用。各國建立聯合國之後,害怕它濫用集體行動甚於毫無作為。除非能依靠困局保護國家利益,否則五大國絕不同意聯合國行使其廣泛的權力。困局的副作用是,握有否決權的國家可以而且經常阻止安理會結束戰爭、避免種族大屠殺的行動。
“反公地喜劇”的看法暗示,有時候,對於某些資源,我們應當提倡困局。然而,大多數時候,對大多數資源來說,一定的使用度對社會是最為寶貴的。困局很少能保證最佳使用度。
在辨識公地悲劇方面,我們有過千百萬次的實踐。太多人捕魚,魚群就枯竭了;太多人制造汙染,我們就會在渾濁的空氣中窒息。於是,我們根據以市場為基礎的協作與立法解決方案展開了行動。類似地,我們在辨別因單一壟斷所有者造成的使用不足方面也有許多經驗。我們設立了管制機構,多少知道該怎樣解決這類問題。
但我們不熟悉因多重所有者造成的使用不足局面,難以辨識受影響的資源。和其他資源誤用形式一樣,反公地悲劇也會給社會帶來不小的損失,然而,我們從未注意過,未給它起過名字,沒有圍繞它展開過辯論,也不知道該如何補救。我們怎麼會陷入所有者太多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脫身?首先要邁出的第一步,是別再給反公用品悲劇中的“使用不足”劃上波浪號。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引言
說不定有一天,你,或者你深愛的某個人,會因為一項根本不該批准的基因專利白白送了性命。聽起來很牽強?遺憾的是,此事絲毫不假。如今,有人用基因專利來終止研究,阻撓醫學試驗,向你和醫生遮蔽關鍵資訊。基因專利放慢了我們對致命疾病的治療步伐。
—2007年2月13日《紐約時報》署名社論,邁克爾·克萊頓
生物科技革命當初信誓旦旦說的救命藥物在哪裡?可能是生物醫學困局擋了它們的道。本該誕生的藥品沒設計出來,這筆賭注未免太大了。
一方面,提倡者認為,國會應當對專利權做一般性的限制,甚至完全禁止申請新的基因專利。
1 另一方面,生物技術行業的說客們卻說,光是嘴上嚷嚷倒沒問題,可立法懸而未決,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
2 國會山就公眾的健康和不少主導產業的財務健康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辯論。這是生物科技與*之戰,是大藥廠與軟體之戰。人人都被困局搞得焦頭爛額。
3 《洛杉磯時報》社論指出:“立法衝突反映出華盛頓方面日益感到專利制度誤入歧途。部分原因在於,技術的高速發展,迫使專利持有者做出新穎、出人意料的權利主張。但它同時也反映了專利和智慧財產權的本質。對於小塊土地或成串珍珠來說,你很容易判斷產權的邊界在哪裡。可對於像發明創造這樣抽象的東西,邊界非常模糊,並有可能隨著時間發生變化。”
4本章會帶你暢遊藥品專利困局。10年前,麗貝卡·艾森伯格與我攜手拉開了當今辯論的序幕,我們在《科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