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七章 丹書鐵券,我當方士那些年,君不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功高蓋主。”越千玲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你這樣說我有些明白,朱元璋在或許還能壓住徐達,但如果他不在了,徐達就變成真正天下第一,他就是想要自立為王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奇怪的是……”我揉了揉額頭詫異的說。“朱元璋最後大批誅殺功臣,卻唯獨沒有殺徐達,這是為什麼?”
“哥,誰說朱元璋沒殺徐達,說書的不是說,徐達背上長了毒瘡,忌吃蒸鵝,朱元璋便派人慰問徐達,並且御賜蒸鵝一隻,徐達明知道不能吃蒸鵝,但不得不吃,當著使者的面把蒸鵝吃乾淨,當晚,徐達就毒發而死。”
“這是野史,不過坊間這個版本倒是流傳很廣。”越千玲說。
“這不可能,都是後世杜撰出來。”我想都沒想搖頭否定。“一代帝王要殺臣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必搞這麼多花樣,這樣一來反而讓朱元璋背千古殺忠良的罵名,何況朱元璋根本就不是這樣的人,胡惟庸和藍玉一案,朱元璋前前後後殺了十四年,幾乎將明初的開國功臣誅殺殆盡,受株連被殺者有四萬五千餘人,朱元璋硃筆下面就四個字,謀逆造反,他真要殺徐達還需要賜鵝。”
蕭連山喝了口水,也回頭看看勝棋樓大為疑惑的問。
“那就奇怪了,朱元璋誅殺功臣是為後代掃平障礙,可為什麼偏偏不殺天下第一的徐達呢?”
徐達謹慎所謂伴君如伴虎,他應該也知道朱元璋的個性,所以在朱元璋面前慎言慎行,到後來甚至連話都不說,因為他深知說多錯多的道理。”我指著對面的勝棋樓不慌不忙的說。“可在這莫愁湖,生性沉穩謙卑的徐達也有驕矜的一面,居然擺下萬歲局雖是博得太祖龍顏大悅,但不難看出徐達最終還是觸及了朱元璋多疑猜忌的底線。
一笑賜封湖山候。
這話真正的意思或許應該是朱元璋已經笑中起殺機,賞賜莫愁湖和勝棋樓只是試探徐達,以徐達的謹慎斷不會要,可最終他還是要了,官場如棋局,榮辱禍福,瞬息萬變。
棋何能勝,因殘棋誤投一子,致教此局全輸。
徐達贏了棋局,卻輸了朱元璋對他僅存的信任。
想到這來我重新拿出抄在紙上的對聯,目光落在橫批的那句話上。
“天下公道……或許朱元璋為什麼沒殺徐達的原因就在這四個字裡面。”
“天下,哥,我想起來了,你還記不記得我們在慈恩寺地宮裡面,曾經看見過三支箭,當時你告訴我們,這三支箭讓朱元璋稱帝!沒有這三支箭,朱元璋建立不了大明!”
“對啊,那三支箭是兵符,統兵大將正是徐達,朱元璋將手中兵馬交予徐達節制,平定天下後,徐達折斷三支箭,形同於毀掉兵符,也表示自己並無二心……”我說到這來忽然愣住,再看看手裡的橫批喃喃自語的說。“這難道就是天下公道的意思?!”
“對啊,九龍公道杯是寓意知足者水存,貪心者水盡,徐達折斷三支箭形同交出天下,知足者水存所以朱元璋誅殺那麼多功臣唯獨沒殺徐達。”越千玲眼睛一亮很欣喜的說。“而徐達在這莫愁湖一時失態忘了君臣之間的底線,不但驕矜擺下萬歲局,而且還接受了莫愁湖和勝棋樓,貪心者水盡……朱元璋對他的信任也到此為止了,這就是天下公道的真正意思。”
到現在我們算是真正解開兩句對聯和橫批的含義,可是我還是不明白朱元璋既然是想留明十四陵的線索,怎麼會牽扯到徐達身上,對徐達信任與否又和明十四陵有什麼關係?
“如果按照你們這麼說,我還是有件事不明白。”蕭連山一本正經的樣子。
“什麼事你不明白?”我喝了一口水問。
“朱元璋誅殺忠臣是因為對他們不放心,既然徐達在莫愁湖贏了棋,輸了信任,可為什麼朱元璋到最後都沒殺他呢?”
“對啊,封賞莫愁湖給徐達的時候,還沒肅清胡惟庸和藍玉,如果朱元璋已對徐達起了殺心,為什麼在後來的胡藍之獄裡並沒牽連徐達呢?”越千玲也大為不解的問。
“這個我也想不明白,朱元璋留下線索是讓後世帝王明白,徐達是可以殺,但他卻沒有殺,至於為什麼沒殺徐達的原因,或許才是明十四陵真正的線索!”我想了想很冷靜的說。
“這個徐達還真是命大啊,都這樣了朱元璋也沒殺他,就他這樣就是有免死金牌也保不住啊。”蕭連山淡淡一笑說。
“你還別說,徐達還真有免死金牌。”越千玲喝了一口水回答。
“徐達有免死金牌?”蕭連山好奇的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