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10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徵取。總之在嘉靖中葉以前,任何形式的政府採購都只是偶然的,非常設的,並未形成規模。

近五十年來,商品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顯著的提高。其帶來顯著的改變,便是大量的物資湧入市場。不只是遠銷歐洲的蘇杭絲綢、衣被天下的松江棉布、價比黃金的景德鎮瓷器,還有那些原本在小農經濟時代,只能自產自用的糧食、棉花、蠶桑、茶葉、靛青、果品等都紛紛進入市場,成為商品。這些商品又多又好,愈發刺激了百姓的生產從多而全,進步到少而精。這種深耕細作的社會分工,加大了生產的價值,促進了各地的互通有無。

除了南京、蘇州、松江、杭州等老牌商業中心外,又湧現出許多中小商業城鎮,如吳江的盛澤鎮、雙楊市;浙江的不瀨鎮、長樂市等,商業市鎮遍佈東南。北方則以北京為主,有河間、臨清、開封、西安、太原等中小城市,及鄆城、彰德等小鎮,與南方的商業網相連線,形成一個遍佈全國的巨大商業網路。商人穿梭其中,貨運南北,每個市鎮既是商品的集中地,又是商品的交流中心。因此,不論何地的貨物,都能從市場上買到。特別是那些中心城市,雖然本身沒有發達的工業手工業,但城內貨肆鱗次,商人們彙集天下之貨在此出售,想要什麼都應有盡有。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國初嚴格的戶籍制度土崩瓦解,不僅是軍戶名存實亡,負責為官府生產的各種匠戶也逃亡一空,這些人到大城市中改名換姓,加入到商業生產的行列中。官營作坊的消失,更使得官府直接徵收所需物資,變得困難重重。

這些新出現的經濟現象,對官府的各項政策與措施起了巨大的衝擊作用,一些舊的常規的做法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新方法——置身於商品經濟大潮之中,許多官員深感徵收官府各種實物並負責運輸,不僅費心勞神,還常常因為各種原因誤事受罰,他們希望能借用商人的強大力量,來輕鬆完成任務。

到了嘉靖末年,商人已經成為掌握社會經濟的重要力量。各大城市中的居民,多半以商賈為業,剩下的一半,則是為商人做工的僱傭者,可以說,整個城市經濟,都已經被商人們控制了。家擁萬資的富商大賈如過江之鯽,家資至百萬者才能稱為鉅富。其他二、三十萬,只能稱中賈耳。

幾百年後的人們會知道,貨幣是一種公眾的制度,它把原來屬於公眾的權力授予私人。私人資本積累愈多,它操縱公眾生活的權力也越大。尤其是商人們善於和官府以及地方勢力打交道,越是富有往往就越有勢力,這使得他們不像農民那樣可以隨意盤剝驅使。

尤其是嘉靖以後,沈默提出的‘以商養士,以士護商’的號召,在這十幾年間,已經深入人心,各省的商人們普遍效仿晉商,把賺來的大把銀錢,投入到本地的文教事業中,開辦學校、資助士子、贊助文會,饋贈文士已經成為常態,經過十幾年不懈的努力,使朝廷地方有大片為他們說話的官員、文人……一旦官府催徵過猛,誅求無度,賴賬不付,馬上就有數不清的文人口誅筆伐,危言聳聽,罵官府‘捶骨竭髓,以致人人破家,逃死相繼’,也會有官員以充滿同情的口吻上書,說什麼‘數萬金之家,無不蕩產罄貨,因而投河經瀆,言之酸鼻刺心,孰非酷吏之流毒哉?’好像一夜之間,商人就要全都破產了一般。

而且老百姓也不站在官府一邊,這個年代商人的主流形象,還是疏財好義的儒商模樣,他們用極小部分的錢修橋鋪路,賑濟災民,就讓老百姓念念不忘他們的好……這在後來的軒然大波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因為百姓還遠未到覺醒的時刻,對於直接剝削他們的地主鄉紳尚且奉為神明,誠心擁護。更不要說剝削手段更隱蔽的商人了……

在這種環境中,官府想不付錢就驅使商人,是萬萬不可能的。

於是官員們一直想方設法的增加銀錢收入。正統元年,東南七省的田賦改折白銀納稅,正是代表了官府的這種慾望與政策的變化。不久,田賦外的所有稅收,都逐漸以銀代物。直到一條鞭法問世,徹底的取消了實物稅,只向百姓徵收銀錢。官府的倉庫裡,不再堆滿了五花八門的實物,取而代之的是白花花的銀兩。官員們終於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品種更加齊全,數量更加豐富的商品了。

然而官府直接派人去市場,採買名色繁多的貨物,顯然是極不便利,也不合適的……對於口不言利計程車大夫們來說,要跟小民百姓討價還價,實在是有失身份,也沒那個耐心。於是另一種被廣為採用的形式出現了,那就是招商買辦,即是在官府採買與市場供應之間尋找中間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府千金

點絳唇

亂古墓地

僻處自說

炮灰有毒

車水馬龍01

正義如我不可能是酒廠之光

木遁使者

不照騙算什麼網戀[電競]

阿拉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