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84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啊老師,您就去吧……”學生們紛紛懇請道。
“盛情難卻,”沈明臣也出聲道:“別傷了學生們的心。”
連王寅也慢悠悠的道:“去又何妨?”
“好!”沈默終於下定決心道:“同去!同去!”若是以前,他是不大可能答應這種孟浪之舉的,然而在天馬山上,他悟出了道理,看清了自己的道路。雖然這樣做,難免會給人截李春芳胡的感覺。
既然不打算讓自己的學生,給任何人當乾兒子。沈默便要拿出些霸氣來!李春芳不敢怨自己,別人也只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而已,以他現在的地位,做了就做了,誰還能說什麼不成?就算說了,區區幾口口水,能奈他若何?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大抵就是這個意思吧。
學生們頓時歡聲一片,簇擁著老師便出了府。外面停著個八抬大轎,二話不說,便把沈默推進轎裡,也不用轎伕,他們親自上陣,抬著老師往狀元樓去了。
無論如何,這都是樁雅事。
第八三零章 名師高徒(下)
狀元樓在京城以高檔餐飲著稱廟右街,此街從街頭到街尾,清一色都是各具特色的高階食府,達官貴人多半在此燕飲餉客,其價位也自然令人高山仰止。
平時在廟右街就算高檔的狀元樓,在這個大比之時,自然深受想討彩頭、又不差錢的舉子們的熱捧,一桌席面已經從平時的三兩銀子,漲到了十兩。但你還別嫌貴,自從去年,應試的舉子陸續抵京後,這裡便日日滿座,一桌難求,為了能得償所願,舉子們競價出到百兩一桌的情況也屢見不鮮。不過包下整座狀元樓,這樣的大手筆,還是多少年來頭一遭!
三層的大酒樓,包一天得多少錢?老闆沒有透露,但以狀元樓的桌數算,早晚開兩席,差不多就得六千兩。就算有優惠,也不會少於五千兩,江浙舉子的不差錢,令京城百姓瞠目結舌。
樓上樓下,整整三十多桌豐饌,三百三十多個舉子或者貢生,也不是來自一省,有南直的、有浙江的、有福建的、甚至還有江西的,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出自蘇州府學,這也是其今日能共聚一堂的原因。
被眾星捧月般坐在主位上,沈默笑眯眯的看著樓上樓下,觥籌交錯、說笑打諢、串席敬酒,還有提耳罰灌的親近弟子們。終於體會到了,唐太宗李世民說那句‘天下英雄盡入我轂中’的豪情與得意。
有道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恐當年他還是蘇州知府之時,力主教育改革,打破大明官學系統的論資排輩、虛應公事、地域門戶、師資薄弱的四大痼疾,加大資金投入、延請名師大儒、對廩生實行考核淘汰、向非蘇州籍生員開放入學並一視同仁時,也沒想到僅僅過了十年,自己就迎來了累累碩果的收穫季節,怎叫人不喜出望外,浮一大白?
不過他也沒有得意忘形,知道自己是佔了個先發優勢,才能把東南菁英薈萃一堂。但他很清楚,這是不可複製的,因為當年全國也只有蘇州府學一家,不惜成本、致力於培養優秀應試人才的學院。至於其餘省份的官學,不過都是生員們掛名食廩,教授們混口飯吃的地方而已。而那些著名的書院,則深受陽明心血的影響,大都摒棄了對理學的傳授,整日清談無關社稷蒼生的玄理空論,或者變成抨擊朝政、抒發己見的真諦,就是不治舉業。
那些用功讀書,渴望以科舉進入仕途的莘莘學子,是多麼渴望能有一所指點他們學問、幫助他們應試的專門學校啊!
一面是強烈的教育需求,一面是不能提供合格教育的官學、書院,這之間巨大的供求矛盾,使得橫空出世的蘇州府學,一下子就變成了巨大的磁石,吸引著天南地北的學子負笈而來,拜在他的門下。
當時,東南各省對於本省生員外出遊學,是一百個支援的……因為秀才在官學唸書是不花錢的,而且官府還得發給口糧,這就是所謂的‘食廩’……洪武二年十月,朱元璋下令在全國各府縣建府學、縣學,賜學糧,增加師生廩膳。自此,凡入府學縣學的學生,一律由國家負擔費用,並免生員一家賦稅。當時國朝初創,人才匱乏,故太祖高皇帝歷年增加廩膳生員名額並給予殊恩優撫。至宣德三年,有感於廩膳生員設定太多太濫,已成各府縣之負擔,始創定額,一時削減了不少生員數額。此項改革得罪了不少人,只要一有機會,這些人就鼓搗著恢復舊制。
景泰元年,新皇帝登極,為收攬人心,又將生員定額取消。後來成化三年,生員再次定額。正德十年又再次放開生員編制,從此一發而不可收。許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