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53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能妥協。誰也不願意被指為誤國。

可是‘不教胡馬度陰山’固然豪氣痛快,但那是要付出慘重代價的!漢朝以文景之治,休養生息幾代人,才有了漢武大帝的舉國之戰。那是真正的舉國之戰,雖然最後取得了徹底的勝利,但漢朝並未取得任何好處,反而被戰事拖垮了財政,激化了矛盾,國事又盛轉衰……所以一個理智的政府,時時刻刻都是要算賬的,打仗到底劃不划算,還有沒有更划算的方法解決,這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而不是被所謂的自尊支配,一味的盲目強硬。

只是講道理好用的話,這世上也就沒有戰爭了。想要改變他們的觀點是不可能的,只能想辦法使他們閉嘴。

首先就是改變雙方的攻守態勢,自隆慶以來,明朝便礪兵秣馬,最終舉全國之力發動了復套之戰,並取得輝煌的戰果,使朝中官員認識到,現在是我強敵弱,主動權在我手裡……按照沈默的佈置,應該先與內附的部落展開互市,繼而吸引更多的部落內附,潛移默化的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俺答突然被俘,讓王崇古看到了快速解決的機會……畢竟朝廷風雲變幻,誰也不敢說幾年後自己會是怎樣,一百年太長,只爭朝夕,有些事還是當斷則斷,不要留給後人遺憾。

第八六一章 無題(下)

王崇古在寫給內閣的信中說,俺答被俘,我大明就徹底佔據心理優勢,這時候再提出封貢,就不會有人認為是喪權辱國了,宜早作決斷,以免縱此良機。

內閣的批覆只有十六個字:‘事機所在,間不容髮,尊見既定,斷而行之!’潛臺詞是,你想怎麼辦就怎麼辦,朝廷這邊有我們頂著,不必擔心。

於是王崇古派出鮑崇德,與黃臺吉達成協議,由黃臺吉和伊克哈屯聯名上書,向朝廷表示臣服……這對於幾位臺吉和伊克哈屯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因為俺答雖然建國稱王,卻沒有因此不承認察哈爾的汗廷。既然他們還認察哈爾的大可汗為主,再承認明朝是他們的主人,也不會有太大問題。也許會有一些不舒服,不過不妨事,雖然主人換了個名字,但依然管不著他們什麼,而且還有封貢開市的好處在後面,值得了。畢竟蒙古人對面子這玩意兒,實在不像漢人那麼看重。

然後王崇古負責給他們一家子請封誥,雙方便開啟互市談判。並約定,自即日起,宣大、三邊刀兵不興,若有人挑起邊釁,則雙方共誅之。打仗,有什麼好處呢?虜掠的好處是部下的,不是頭領的;失敗的危險,卻是頭領的,不是部下的。那麼為什麼要冒極大的危險,替部下爭取一些與己無關的好處呢?歸根結底,人的一切主張,都是替自己打算的。

明朝還允許對方派出代表探視俺答,待和談成功後,還可派人長期服侍。為表示誠意,蒙古方面會將蕭芹等白蓮妖孽捕送大明,甚至可以拆毀板升,驅逐漢人南歸。對於後一點,王崇古表示不必了,只要答應我們在那裡設漢官管理就成……因為求貢心切,蒙古人也答應了。

因為伊克哈屯恨極了蕭芹誘惑俺答對孫媳不軌,才引出這些無妄之災,所以早就以商議如何解救大汗的由頭,把蕭芹等一干白蓮骨幹誘至庫庫和屯,全都綁了起來。現在送給明朝,也不過是轉手之勞而已。

不過在明朝看來,這卻是重大的勝利,馬上將他們由大同轉送北京。隆慶皇帝親自在午門樓受俘,祭天,告太廟以後才把他們凌遲處死,最後傳首九邊!

現在蒙古人上疏稱臣了,把漢奸也送來了……這是近百年未有的低姿態,足以表示他們的誠意了。按說事情應該很順利,明朝不該再為難他們了。

但正如王崇古所料,封貢議和的困難,不在韃靼而在朝廷。正在王崇古巧妙利用俺答這張牌,想要邊關消弭刀兵的時候,朝廷方面的議論卻一齊發動。他們認為封貢是軟弱的表現,開市更是不對的。他們記得仇鸞開馬市的故事,他們要做楊繼盛,堅決反對這種右傾投降主義!他們也提起世宗最後曾經禁開馬市,最後的最後,他們要主張封貢的人,擔保百年之內,邊境不至生事!

然而他們卻忘去現在不是世宗肅皇帝的時代,高拱不是嚴嵩,王崇古不是仇鸞。至於擔保百年以內,不至生事,那更是純屬扯淡,別說百年之後,就是十年之後的事情,誰能保證呢?

高拱是內閣首輔,不便表明態度,這次站出來的是張居正,這位大學士真的激動了,他寫信對王崇古說:‘封貢事乃制虜安邊大機大略,時人以嫉妒之心,持庸眾之議,計目前之害,忘久遠之利,遂欲搖亂而阻壞之。國家以高爵厚祿,畜養此輩,真犬馬之不如也!僕受國厚恩,死無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