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部分,官居一品,一半兒,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莫衷一是。比如說理學家們的‘聖人’朱熹,便認為明白道理最困難,付諸行動很簡單。於是讀書人都皓首窮經,除了悟道啥也不幹……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朱聖人都說‘知難行易’了,等俺們悟道之後,還不幹什麼都是小菜一碟?

但王陽明說:‘不對!知和行是一體的,兩個都重要。’於是梵音唱響,天女散花,陽明公立地成聖!

他的意思是,良知和行為同樣重要,要讓良知去指揮行為,讓行為去證明良知。知道這樣是對的,就要這樣去做,知道這樣是不對的,就不能去做。原先以為是對的,後來發現錯了,就要立刻停止改正,不能讓良知與行為違背,而要始終——知行合一。

先生曾口占‘心學四決’,道盡了王學的精髓真意,曰: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意思是,世間萬物一切皆由心發,心在世界便在,心不在便一切皆無。人人生而赤子之心,起初沒有善惡對錯的念頭;當這個童心進入滾滾紅塵時,受到世事的紛擾,便有了善念與惡念;能夠分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便是良知;能在行動上始終堅持良知,便是真理,便是聖賢之道。

這率真活潑、真理實用的陽明心學,彷彿一縷和煦的陽光,照亮這個一天天生動起來,卻被理學陰霾籠罩的社會,使人為之興奮,使無數精英士子,拋棄了虛偽陳腐的程朱理學,拜倒在他的門下,甘願重新接受心學的洗禮。

一時間,天下書院無不以教授陽明心學為榮,其中最著名的是陽明公所創立的稽山書院,還有位列四大書院的白鹿洞書院與嶽麓書院,也都成為宣講心學的大講壇。

眼見著心學的風潮逐漸興起,官方權威的程朱理學家終於無法容忍了,在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兒子與情人

冷如冰

少爺,別太放肆

西門線上

對酒當歌

天馬行空

孔子密碼

猜火車

紅嗩吶

炒作

請不要在組織裡談戀愛[綜鬼滅]

天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