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點迷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楊力抗衰老36計,指點迷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暖,冬天切忌不能露腰,因為腰為腎之府。

再則,有慢性病一定要治,因為久病亦傷腎陽。

少吃寒涼藥品及食物,尤其在冬天就更要少吃寒涼食品,有腎陽虛的人尤其要注意。

還要注意避免過度勞累。

養脈要養脾

——為什麼養脈要健脾?

因為脾為後天之本,脾是人體營養補充的重要臟器。脾虛可以導致血虛及產生痰濁,損壞我們的血脈,所以養脈要健脾。

——怎樣健脾來養脈?

脾虛失運,就是說脾虛的人,有很多東西不能正常消化和排除,因而在我們的血脈壁易形成“痰濁”堆積(生命垃圾),損傷我們的血管,形成粥樣硬化,甚至梗阻。

有聽眾問我,什麼是痰濁?是怎樣產生的?

我回答說:“中醫的痰濁含義很廣,不單是西醫指的口中吐出的痰,還包含體內各種水液病理產物。痰濁的產生有兩個原因:

一是脾虛不能運化(不能很好消化),包括脂肪不能正常消化,而形成痰濁(生命垃圾),這與遺傳有關係。

二是恣食肥甘(指油膩的、甘甜的食品),導致溼熱內蘊,煎熬津液而生的痰濁,主要指脂肪、膽固醇等,堆積於身體各部,包括血管內。”

那麼,怎樣減少痰濁產生?

第一,脾虛者要健脾運濁。

脾虛的範圍較廣,這裡指的脾虛並非僅指不想吃飯、消化力弱、吸收差等,而且還指脾對某些食物運化無力,包括膽固醇及三醯甘油等,這些物質於是堆積於血液,凝聚而成痰濁。所以脂肪代謝不正常的人尤其是有這一遺傳基因的人,要少吃肥甘食品,要健脾運溼,避免血行遲滯,血液黏稠。可常吃薏苡仁、山楂。

高脂血症是破壞血管的主要元兇。其原因主要是脾運化不力、脂肪代謝不好或是吃的肥甘太多導致血中脂肪堆積,所以對高脂血症的治療要從治痰著手。

痰濁是血脈壅堵的前身,脂肪形成痰濁太多,滯留於血脈內,日久形成血脈壅堵。所以血管動脈硬化也要先從痰濁治起。

第二,溼熱內蘊的痰濁要清熱洩溼。

有些人,由於肥甘厚味吃得太多導致溼熱內蘊引起津液凝結,堆積於血管,這樣的人就應清熱化濁,可以平時常服用:菊花茶、綠豆湯,山楂、荷葉泡水喝,何首烏15克、澤瀉10克可煮水飲,薏苡仁煮粥喝。

降脂化痰湯:茯苓15克、法半夏10克、陳皮10克、澤瀉15克、何首烏15克、山楂10克、薏苡仁15克、白朮10克、丹參10克、荷葉16克、甘草6克。其功能是清熱化濁、健脾除溼。

此外,還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脾的功能。

第三,脾虛導致血虛,會引起人貧血,血液不能濡養血脈而傷害血脈,這樣的人不少,尤其中年婦女最易貧血,如果血液檢查發現指標異常偏低(紅細胞計數男子少於4×1012/L,女子少於3?5×1012/L;血紅蛋白:男子少於120g/L,女子少於110g/L)就應補血。中國人的貧血多是缺鐵性貧血,最簡單的補血方法就是:紅糖紅棗煮雞蛋、炒豬肝。

養脈要養肺

——為什麼養脈要補肺?

雖然心主脈,但心主血、肺主氣,血脈的推動是由心肺共同完成的,所以肺與血脈同樣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

——怎樣從肺養脈?

◇歡◇迎◇訪◇問◇虹◇橋◇書◇吧◇

第28節:楊力抗衰老36計(28)

肺氣虛,脈運無力可導致脈遲緩,從而出現臟腑缺氧、缺血,包括血脈本身也會因氣血不繼而出現退行性變化。所以肺氣虛的人出現乏力氣弱、氣短、頭昏,應服人參、黃芪以補肺氣,增強氣血執行,保護心臟,保護血脈。

怎樣把壽脈?

很多人都問我,什麼樣的脈是長壽的脈?我說,長壽脈有如下特點:壽脈是陰陽平衡的脈,所以必然是柔中有剛、從容和緩,也就是說長壽脈是一種柔和有力的脈象,也就是中醫經典醫著——《黃帝內經》所說的有胃氣的脈。即脈緩而勻,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疾不徐,不長不短,柔和有力。

那麼,什麼是非長壽脈?非長壽脈就是無胃氣的脈,把脈時,應於指下或堅硬擊指或微弱而伏,按之不得。

總之,大凡五十歲以上者的脈,不硬、不頂指、不虛軟,而是流利圓滑、柔中有剛的就是壽脈。反之,堅脈搏指,剛中無柔,或過快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四方神第二部

莫再講

宰下不約

冰靈龍果

夢幻西遊: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壕

請你吃一發風雲變色

黑淵

車水馬龍01

超級法寶合器

津股巡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