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7章 大明書生忙折騰 狂求月票,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關將近,紛亂的大明光復四年的日曆終於翻到了盡頭,嶄新的大明光復五年元月就在一派吵鬧得更加喧囂的氣氛中來臨了。
秦淮河,應天夫子廟內,一群早就過了30歲的書生,正聚在一起聊天。還有人吧嗒吧嗒吸著香菸——大明雖然嚴禁鴉片煙,但是卻允許香菸銷售,原先有那麼點鴉片煙癮的人們,現在大多成了香菸的愛好者。煙霧模糊了他們的顏面,也掩住了話語中的情緒。
“早知道是這樣,光復2年的時候我就去考了,要是去考的話一定能中,現在也當了紹興府的官吏,哪怕是九品芝麻官,也能有兩三百一年的俸祿,這輩子就不愁了……”
“還是以前好啊,我們紹興師爺遍天下,哪家衙門裡面沒有紹興人?”
“現在都是本地人做本地官,師爺的差事成了什麼秘書,也都列入了官員編制,沒有我們紹興人的份了,那些年紀小的還能去考科舉,我們這些老的已經沒有人要了……”
這話好像說到了大家都傷心事,透過煙霧,浮現出來的都是一張張滿是無奈表情的老謀深算的面孔。
“我看這次請願也沒多大用處,就是能緩一緩,對咱們也沒有多大幫助。紹興的讀書人多,這科舉也比別的地方難考。而且光復2年的時候已經取了兩千多人,這一次,浙江全省才取2000……難考啊!”
“其實考不上秀才也沒什麼,問題是這個士紳的身份要保不住了。沒了功名,沒了前程,連原來官場的那點關係都指不上,還想人家把咱們當士紳看麼?平水鎮的鎮長已經到我家裡打了招呼,明年(指1852年)的秋稅要收全額了!”
“唉,我那裡也是,一個銅板都不能減!”
“沒有收長價已經算客氣的人!咱們這些人一沒功名,二沒關係。三沒拳頭……那些稅官不欺負咱們欺負誰?他們當官的自己家裡面都不能交短價,還能來照應我們?”
說到秋稅,眾人都唉聲嘆氣,一個同樣是儒生打扮的人走過來。聽到這話,大聲道:“完了,完了,皇上已經鐵了心不讓我們考了……請願的摺子被駁回了!”
來人名叫汪雲,字省齋。今年已經三十一歲,看著不太老,似乎可以矇混著再考一次。不過他是參加過光復2年科舉的,居然落第不中!因而在大學士府留下了檔案,雖然不是不能矇混,但是連光復2年那場科舉都通不過。還能指望光復5年高中?
“看來只能去讀新東方和蘭香了……我想把家裡面的田賣了湊學費去學個狀師牌照,你們誰要買田?”
“買田?買了田去給皇帝老子交稅麼?沒有功名護身,咱們誰能保住田產?”
“是啊,沒有辦法了,只能把田賣了去上什麼新東方吧!省齋啊。你年紀還輕,不能就這樣荒廢了,不如也學點什麼吧?要是不夠學費,我們幾個湊一點給你。”
這幫紹興師爺的骨頭有多硬用腳後跟都能想明白,既然皇帝老子嫌他們老,那就只能換條路走了。當然,當技工他們是不屑的。不過通事、狀師、會計和醫生這些行當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特別是狀師和會計,他們這些師爺本來不就是幹這個的?
那個叫汪雲的書生拿出一份蘭香書院的報名表,揮了揮道:“承蒙哥哥關照,兄弟已經報了名,去香港讀蘭香,預備學西醫。我的一個同窗就在新成立的皇室財團當文書。他告訴我皇上準備在全國各大中城市開設西醫院,要僱傭很多醫生……這個皇室財團的醫院大概能算是太醫院吧?這太醫也是官呢。”
聽了他的話,一幫師爺都哈哈笑了起來,這倒是個自我安慰的好藉口。汪雲也嘻嘻一笑,轉身就走了出去。他是預備回家典賣田產的。《清流報》上的廣告說的明明白白,初級內科醫師班,學制2年,學費雜費書本費一共1000元,有九成機率可以透過大明醫師公會考試,只要取得初級內科醫師執照,就能推薦去全國各大醫院就職,月薪若低於100元就返還全部學雜費……
100元啊!他的舉人老子當了一輩子師爺,都沒有拿過這個數!他還有什麼理由不去一試?
汪雲躊躇滿志的走了,剩下的師爺又開始默默抽菸,好半天,才有人道:“這老汪的兒子倒是給咱們指了條明路,咱們也別在應天府耗著了,回家去賣田籌學費吧。”
1000元的學費對這些師爺們來說不是大數目,根本用不著賣田的。不過這些人精是最清楚人情世故的。他們計程車紳身份眼看就沒有了,不能老著麵皮讓人家再把你當老爺供著了。當不了士紳老爺,家裡面的地可是要照著普通農家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