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4章 朱皇帝的德政,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我們的朱大皇帝所處的時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劃分標準似乎出現了很大的混亂!標榜社會主義,在國際工人協會的領袖馬克思、恩格斯直接指導和幫助下成立的波蘭共和國的經濟基礎居然是私有的家庭農場加公司化的農業合作社。
而正在努力向資本主義邁進的沙皇俄國的經濟基礎,居然是農村土地公有(集體所有)制的農村公社!而且華沙城堡內的革命導師們現在都認為,私有制在目前或者是將來(有人認為目前無法消滅,有人認為將來也無法消滅)都是無法消滅的!所以波蘭的家庭農場加農業合作社的模式是最好的……只要這個模式可以讓波蘭農民達到普遍富裕並且還有餘力支援波蘭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食品加工工業。
與此同時,君士坦丁堡的沙皇陛下則堅持認為,土地公有(集體所有)制是俄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必要條件,也是俄羅斯帝國得以穩定的基礎……而華沙城堡裡面那位被馬克思、恩格斯還有波蘭紅黨排擠的俄國革命領袖米哈伊爾.巴枯寧對於土地公有制的觀點和亞歷山大二世完全一樣!呃,整個俄國土地和自由社都是持這種觀點的,他們和沙皇的分歧僅僅在於廢除農奴制改革的過程中沒有完全“解決”土地問題——就是沒有把俄國地主的土地分給俄國農民,不,應該是農村公社。
事實上。就亞歷山大二世個人的想法,也是希望把俄國的土地分給農村公社的,但是他的統治基礎是貴族地主。因而不可能用剝奪貴族的方式完成改革。
“或許我們可以模仿波蘭建立一個農業合作總社。”亞歷山大二世是沒有膽量觸及貴族土地問題的,只能嘗試一些其它幫助農民的辦法。“我知道那位恩格斯是非常傑出的管理者,中國的工業化可以如此成功和他制定的計劃是密不可分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不僅是農村改革還應該在工業和鐵路建設上學習他的辦法。”
沙皇不想說向中國學習,因為那樣太沒有面子了。至於學習恩格斯……那是沒有問題的,恩格斯是一個德意志人,和亞歷山大二世算是同鄉。都是自己人嘛。
亞歷山大二世思索著又道:“我想,我們應該成立一個工業化事務總委員會。專門研究制定促進俄國工業發展的政策。同時,還可以用俄羅斯皇室的財產成立一個俄羅斯皇家財團,用於直接投資工業和鐵路。”他看了一眼病怏怏的皇太子,“尼古拉。你立即返回彼得堡,去和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大公還有太上皇陛下討論成立皇家財團的可能性。”
……
東羅馬——俄羅斯帝國要成立皇家財團的訊息倒是傳得飛快。亞歷山大二世還沒有最後敲定,就已經弄得滿城風雨,連遠在應天府溫泉宮的朱大皇帝都知道了。
“且不論俄羅斯皇室做生意的本事如何,他們現在成立皇家財團,成立工業化事務總委員會,成立農業合作總社這幾個舉措。都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未來的10到20年間,東羅馬——俄羅斯帝國的發展重心已經從軍事轉向了內政。按照咱們的說法。亞歷山大二世是要內修德政了。至於這個德政修得怎麼樣,朕覺得將直接決定未來戰爭的勝負,國家的存亡……鄭王。左相,羅相,劉鵬,你們怎麼看?咱們是不是也應該多修一下德政?”
朱皇帝正慢悠悠的對鄭洪、左宗棠、羅澤南、劉鵬等四人說著他的看法,表情倒沒有什麼異樣的,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這段時間。他也將主要精力從軍事和大國對抗轉移到內政以及經濟建設上了。歷史上的一戰是怎麼分出勝負的他再清楚不過了,不是誰在軍事上用兵如神。而是誰的工業更強大,經濟基礎更紮實,當然……還有誰的人口更多!大明在最後一項上似乎是有絕對優勢,但是人口眾多的同時也意味著需要更加關注內部問題,包括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
而在過去的近20年裡,朱皇帝倒是非常注重經濟發展,可以說到了不擇手段促進經濟的地步。但是對於人民生活,可以說是相當忽視的!雖然在他的統治下,大明人民的人均收入和人均糧食佔有量一直以較快的速度增加。
哪怕是在人均收入仍然較低的漢地諸省,普通機器工業工人的年平均工資也已經超過了36塊銀元,而農業工人的年平均工資也有12塊銀元。至於最富裕的蘭芳諸省,每年能賺到100銀元的工作是非常好找的。而在東北、西華和東西伯利亞,每年賺上50到60銀元也不是什麼難事兒。至於目前不在大明帝國版圖之內的加利福尼亞王國,年收入超過200銀元的工作也遍地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