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4章 朱皇帝的德政,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大明漢地只是人均收入較低,但是獲取真正的高收入的機會卻比邊疆地區要多。技術工人的平均年工資都有兩三百,而工程師的起始年薪都在一千二百銀元以上。
可以說,被朱濟世折騰了快20年的中國老百姓居然過上了他們祖祖輩輩都沒有想到的“富裕”生活,而且越是有闖勁兒的老百姓過的就越富裕。這大概就是朱皇帝這樣折騰,居然沒有什麼人揭竿而起造反的原因吧——有造反的膽子早去南洋、東北或北美洲闖蕩了。
所以說,聽到朱皇帝說要修德政,在坐的四位重臣,都已經知道他們的皇帝老子又要折騰老百姓了。
延平王鄭洪接過話題道,笑呵呵道:“皇上,您心裡一定還想著漢地的農人吧?實際上他們現在的日子比之偽清那會兒實在好太多了,全都對皇上您感恩戴德呢。”
朱濟世一笑:“老鄭,你就知道跟朕面前說好話。可是朕不記得有什麼地方失惠於農人,這大明的農人如果日子還過得去也不是朕的恩惠,是他們自己幹出來的。”他的語氣已經放沉,“不過朕的確想在農民身上做些文章,不僅僅是漢地農人,整個大明的農民都要給朕動起來!”
果然是要折騰了!左宗棠和羅澤南交換了一下眼神,羅右相道:“皇上,您是想學俄國還是波蘭?”
朱濟世擺了擺手:“我大明自有國情如此,豈能盲目照搬波蘭和俄國的東西?恩格斯在波蘭搞的那一套,源自咱們大明,卻又不同於咱們大明。波蘭的平分土地在我大明是不可能實行的。而且也沒有什麼意義,波蘭以500萬人擁1億畝農田,而我大明有近5億農人,耕地不到25億畝。兩者相差四倍有餘,如何效仿之?”
的確如此,大明和波蘭的農業狀況相差太多。一個是人少地多,而且土地肥沃。平分土地加上農業合作化就可以使農民富裕。而大明的情況相反,人多地少,平均分配的結果只能是普遍貧窮而不是均富。
“那皇上的意思是要效仿波蘭成立農業合作總社?”劉鵬捋著頜下的三綹長髯,思索著道,“現在工商促進會下面就有幾個農產品商會,不如就將它們合併改制成一個農業合作總社吧?”
朱濟世點點頭,淡淡地道:“農業合作總社是要搞的,不過光是一個農業合作化還不行。朕還想成立一個大明農業銀行,用於幫助家境殷實善於經營之富農進一步擴大其自營農場之規模。”(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