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43章 俄國大革命的基礎,天朝之夢,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戶的……實在想不出更適合的詞語了。
另外,農村公社的自治體系也和後來蘇聯的集體農莊或是天朝的人民公社生產大隊什麼的差不多。都是由村社社員召開大會選出社長、收稅員、文書等公職人員——當然,亞歷山大二世設計的村社自治是認真的。他從來沒有想過依靠一個龐大的組織將全俄國所有的自治村社牢牢控制起來。
實際上,他也沒有那麼多錢去養活這樣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前文已經說過類似的問題了,在封建制度崩潰,資本主義興起的這個階段。各國統治者因為財力匱乏的原因,都無力構建一個足以取代封建統治階級的官僚體系。而資產階級需要的是自由的廉價勞動力,而不是被鐵鏈牢牢鎖住的“奴工”,所以也無法替代封建主成為壓迫勞動人民的主力。
另外,歐洲或是別的地方的資產階級,其根底不過是奸商。奸商再兇狠也沒有辦法和原來的封建主相比。就拿日本相比,武士專制的時代,武士是可以合法斬殺平民的!日本的資產階級哪兒有這樣的氣魄?歷史上也只有日本大資產階級被日本的底層軍人砍死的例子。
因而,被牢牢管束了數千年的歐洲勞動人民,在資產階級革命後的兩三百年間,是普遍處於“鐵鏈基本上被砸碎”的時代!所以,歐洲在進入資本主義時代後,才會有沒完沒了的革命和造反。所謂的資產階級專政雖然可以最大限度的發展生產力,但是在壓制平民的能力上是沒有辦法和原先的封建專制相提並論的。
而亞歷山大二世的廢除農奴制改革,實際上也砸碎了拴在俄國農奴身上的鐵鏈!不過這位自作聰明,實際上也真的非常聰明的俄國沙皇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他看來,農村公社完全可以代替原先的農奴主行使壓迫和管束俄國農民的責任。所以他這些年的主要精力並不是放在對外擴張上面,而是用來替俄國農民琢磨一個更好更完善的集體化辦法——他在這方面投入的精力可比斯大林多多了。對於大明的“農業集體化”和波蘭的“農業合作化”,他更是花了不少精力進行研究。
“陛下,”聽到沙皇的問題,羅斯托夫採夫伯爵眉頭一皺,“我們認為波蘭的辦法在俄國是不可行的。首先,波蘭實行的並不是土地村社公有制,而是私有制,土地完全分配到戶。其次,波蘭人是在剝奪地主的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建立起農業合作化的……俄國是不能這樣做的。”(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