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0部分,龍的力量-南海揚帆,開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7步兵師克盡職守,全力警戒和防禦恆河入海口的話,那麼印度陸軍的突襲必然將轉變成一場傷亡慘重的仰攻,雖然在目前的海、空力量對比之上,印度陸軍最終突破巴里薩爾一線的防禦並沒有太多的懸念。但是整次行動的戰略意圖卻必然會徹底暴露,印度軍隊更將徹底失去這次奇襲的突然性,一座沒有防備的城市和嚴陣以待的首都對於攻擊方來說將有著天壤之別。
不過好在這一切並不困難,扼守著達卡南部門戶的孟加拉陸軍第17步兵師師長蒂卡。汗少將長久以來對孟加拉政府的不滿給了馬利克少將種植不滿和背叛最好的土壤。第三印巴戰爭結束之後,在孟加拉獨立運動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民族解放軍”被整編為這個國家的正規軍,但是經過一系列的篩選之後,他們兵力僅為不足2萬人,不足以保衛這個年輕的國家。此後,2萬餘名在巴基斯坦軍中受訓的孟加拉籍官兵從巴基斯坦被遣返回孟加拉國,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選擇繼續發揮自己的所長,加入了孟加拉國軍隊。應該他們的到來不僅使孟加拉國軍隊實力大增,更為這個國家國防的現代化和正規化程序起到了難以磨滅的作用。但是在原“民族解放軍”勢力的排擠之下,他們的境遇卻並不盡如人意,在長期的勾心鬥角之中,這些曾經效忠於巴基斯坦政府的軍人不是被迫離開了軍隊,就是長期飽受壓制。
蒂卡。汗少將可以說其中少數的幸運兒,多年含辛茹苦的忍耐讓他最終成為了孟加拉陸軍之中獨擋一面的封疆大吏。但是這一切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屈辱和憤怒,或許只有蒂卡。汗少將自己知道。而更為可怕的是,常年累月的不公正待遇已經磨滅了這位曾經懷有高尚情操的軍人所有的銳氣和忠貞。面對印度軍隊強大的軍事壓力,蒂卡。汗少將更多考慮的是自己的將來。
在蒂卡。汗少將看來,大量來自中國直接的軍事援助是弱小的孟加拉能夠抵禦強大印度的唯一可能。但是從達卡傳來的訊息卻無比清晰的表明,在短期之內,中國無力向孟加拉提供實質性的軍事援助,數十人的軍事代表團已經構成了中國能對孟加拉提供幫助的全部。空前的失落令蒂卡。汗少將不得不為自己找尋退路,而來自加爾各答的馬利克少將便成為了開啟他倒向印度的大門。雖然印度軍方開出的價碼不失誘人,但是在昨夜之前實際上蒂卡。汗少將仍在猶豫和觀望之中。可當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最終被印度海空軍聯手擊潰的訊息傳來之時,他的心防最終崩潰了。
作為孟加拉陸軍的高階將領,蒂卡。汗少將比大多數孟加拉人更清楚自己國家的國防現狀,只要印度軍隊願意,毀滅這個弱小國家並不是什麼難事。中國“江蘇”號航母戰鬥群的存在曾是孟加拉南部最有效的防禦力量,正是藉助他的威懾力量,印度海軍和空軍才無法在孟加拉灣內肆意妄為,但是現在一切都已經發生了顛覆。中國人的海軍已經開始撤離孟加拉灣了,取而代之的將印度人的海空力量。雖然達卡方面已經下達了加強南部海域防禦力量的命令,但是在如此懸殊的兵力對比之下,還奢望能夠守住恆河入海口顯然並不現實。與其玉石俱焚,不如賣身投靠,這或許就是蒂卡。汗少將此刻最真實的心態寫照。
在不費一兵一卒的情況之下,馬利克少將只以一堆空頭支票便有效的說服了蒂卡。汗少將開啟了通往達卡的第一道關卡。因為蒂卡。汗少將手中掌握的不僅只有孟加拉陸軍的第17步兵師,還負責指揮孟加拉南部的內河艦隊和岸防部隊,所以當印度陸軍第3機械化步兵師的先頭部隊乘作的小型近海漁船秘密逆流進入恆河入海口之時,他們根本沒有遭遇到任何有組織的抵抗,甚至當地的居民向駐軍報告在內河發現眾多陌生的船隻時,也被告之,那些是秘密運送中國援助物資的緬甸漁船。
“沒有人願意為一個沒有明天的政府賣命。”雖然直到此刻蒂卡。汗少將都還在懷疑自己的決定,但是顯然和大多數在這個紛亂的世界和國度中的人一樣,此刻在中國和印度之間他只能將所有的籌碼押向一邊。或許只有全知全能的安拉真神才能明確的知道這樣的選擇是否正確。無論如何一艘又一艘滿載著印度陸軍士兵和重型武器的已經透過古老的恆河河道開始向內陸的首都達卡的方向挺進著。
對於正在泛海而來的威脅,大多數居住在達卡的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此刻仍然一無所知。雖然已經有數萬印度陸軍越過東部和西部的國境線,但是政府還沒有對國家未來有太多悲觀的預測。不過和大多數進入戰爭狀態的國家一樣,達卡街頭的宣傳機構連日來一直在對人民宣揚著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早已過去的“烈士節”(2月21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