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八章 投名狀,禍水,柳暗花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蕭左聽得差不多了,就和顏悅色的問王嶽,“依愛卿看,該當如何呢?”
“依老臣之見,阿魯臺號稱十萬大軍,可眼下卻是春牧季,未必是這個實數。所以,皇上先下旨痛斥此獠其心可誅,之後令守軍全力死守鹽池山。同時,立即著兵部調兵增援。如今大災之後,民心虛浮,正好藉此勝利振奮民心國威啊皇上。”
蕭左猶豫了,因為若論增援,首當其衝就是打著“霍”字旗的新西北軍。一來,他真的擔心霍家軍做大,若再立軍功,成為百姓心之所向,就不好輕易的解甲歸田。二來,他心愛的兒子在那裡坐鎮,本以為沒有危險,可是現在情況突變……
沉吟片刻,到底咬牙點了頭。自然,隨後就是更詳細的一番佈置,真折騰到過了申時才算完事,連午膳都只隨便用了幾口。可當他拖著疲憊的身子才回到後宮,崔淑妃已經找來了。
“皇上要讓新霍家軍與韃靼的軍隊對上?要死守鹽池山?”摒退左右後,崔淑妃趕緊就問道,眼裡急得淚花閃閃,“國家大事,臣妾一個婦道人家本不該插嘴。可是皇上。小九在那兒呢,您好歹把他先調回來啊。”
“胡說!”蕭左本就心亂,此時更是煩躁,“前線臨陣換帥。你是要動搖軍心嗎?”何況還是皇子!那讓普通將士怎麼想?是你皇上以為此戰必敗,所以把兒子換到安全地方?還是皇子就不能同甘共苦,只能享受天下?
“可是……可是……九郎是皇上最喜愛的兒子啊。”崔淑妃哭了,“臣妾寧願丟了自己的腦袋,也不能讓九郎有個閃失!”
“哼,和江山社稷比起來,別說小九的安危,你的腦袋,就連朕的腦袋,該掛在那兒。也得掛著。有纏磨朕的工夫,不如好好行些善事,為前線的九郎祈福。”眼見崔淑妃還要再苦求他,立即喝道,“你閉嘴!別仗著朕的寵愛就為所欲為。哪天惹得朕厭了。後果你自己想!”說完,甩袖而去,直奔月影宮。
崔淑妃跌坐地上,瞬間心裡空落落的,只覺得什麼都失去了似的。
與此同時,遠在萬里之外的鹽池山,阿魯臺也有些心神不寧。他那號稱被趙軍擄走的長子脫脫不花。打扮成貼身侍衛的模樣,見狀忙道,“大軍已出,開弓沒有回頭箭哪父王!”
“漢人們常說天下掉餡餅,我卻覺得有這等好事,後面一定跟著災禍。”阿魯臺拿起小銀刀。割下片油漬漬的烤肉扔進嘴裡,卻似乎嘗不出什麼滋味。漢人管這叫什麼來著?味同嚼蠟!
“父王,您是怎麼的了?難道雄心壯志被磨沒了?”脫脫不花說話不客氣,“這件事,咱們進可攻。退可守。我們雖然沒有親身看過,但那寶藏絕對是真的,至少能養十萬兵,整整兩年!竇先生是那個十王蕭煜的人,對咱們有所求,絕不敢輕舉妄動。而且,不管大趙皇帝會有什麼反應,咱們都師出有因啊。頂多……就是反應過度了。”
“我是擔心霍家軍。”阿魯臺惱火,“本以為霍家人死絕了就沒事了,哪想到還能重新再拉起一批人,仍然是那麼能打!”
“那是沒與咱們的王架對上,父王你是當年……”想說被打怕了,卻終究把話嚥下去,“咱們來去如風,若新的霍家軍仍然那麼厲害,咱們拿了寶藏就走,最後給蕭左服個軟就是。若他們沒那麼強,我們就依約與十王合作。那時,不僅鹽池山,連以東五百里,蕭煜都答應給我們。”
“這麼說,我們沒有損失?”阿魯臺的心,終於定了定。
鹽池山是從他手裡丟的,這麼多年,韃靼內部就為此事對他諸多指責和不滿。所以,他太想再拿回來了。甚至想要更廣袤的土地,更多的草場,更多的“牛羊”。可是後方不穩,他一直不敢做大動作,若能與十王合作,倒真是一舉兩得。但前提是:那批寶藏是真的!
當年與蕭左合作,鹽池山是他的投名狀。現在與十王合作,寶藏是十王的投名狀。脫脫不花說得對,他進可攻,退可守,頂多就是丟臉,灰溜溜再退回去,怕的什麼呢?
………………………………
………………………………
…………66有話要說………
上一章的章節名和序號全寫錯了,但只有編輯才能改,明天我去申請。
另,關於韃靼人的姓名,大家不必和歷史對照,因為咱們這本書是架空,我是看哪個名字好玩就用哪個了。比如脫脫不花,念起來感覺很有趣哇。對了,週三(後天)雙更吧,大家喜歡不?
謝謝。
ps:
感謝紅蝶之零打賞的價值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