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天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16節職業素質課,夢幻天書,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今天的感覺裡,生命便終止了。而所謂價值也只不過是生命的進取可能性,喪失了這一點,我們空留軀殼,此外一無所有!
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
有一家工廠的汙水不斷排到一片水域裡,使這塊水域裡的魚蝦都中毒了,雖然還活著,但已不能食用,因此,靠這塊水域為生的漁民們再也沒法以捕魚為生。於是,某一天,他們在氣憤之餘將捕撈的魚蝦全部送到工廠裡去了。
經過談判,雙方達成協議:以後漁民們賣不掉的魚蝦全送到工廠,由工廠按時價買下來,全部埋在土坑裡。
剛達成協議時,漁民們很高興。
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漁民們卻感到了分外的難受。
〃我們在幹些什麼?我們這樣做為了誰呀?〃
〃是啊!照理我們應該有新鮮的魚、新鮮的蝦賣給居民的,這才是我們的真正工作!〃
〃我們不要乾了,我們去找那家工廠,這活兒我們受不了。我們不能夠像牲口那樣為了吃飯而活著。〃
漁民們在這裡失去了價值感,他們感受不到自己正在為他人,為社會創造些東西,而且連自己存在於世的理由也失去了,這怎麼能讓他們忍受呢?
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要是天天不用工作,又有大把的鈔票多好啊。實際上,這不過是一種完全不合乎實際的事情。任何一個人,一旦停止工作,就會失去人生的意義。為什麼比爾·蓋茨、李嘉誠直到今天還在努力地工作?當我們明白工作是人生的全部意義時,也就不難理解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了。
對任何人來說,工作絕不是機械地做一件事情。工作是一種全身心的付出,是一個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過程,是為社會作貢獻,也是在滿足和提高自己的消費能力。工作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滿足社會的需要;一是獲得物質上的報酬,成為精神上的支柱。
一個人,如果僅僅為了獲得物質上的報酬而去工作,他將永遠是工作的奴隸。工作對於他來說,始終是一個負擔,他享受不到工作的樂趣,工作也吝於給他精神支撐。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重複著機械的工作,他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意義,也從不否認自己的工作毫無意義。一個人為了獲得優厚的物質報酬而努力工作,無可厚非。物質就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調節著人們工作的努力程度。但是,我們更應該為了精神支柱而工作。投入地去工作,你的憂愁會煙消雲散;聚精會神於工作,你的不幸會成為過眼雲煙。工作,支撐起你的生活,支撐起你的人生。
工作不只是我們〃營生〃的手段,它更是開啟我們人生眼界的一扇百葉窗,提供給我們接觸百味人生、接納百種個性的機會。你透過工作見識了各種場面,利用工作結識了形形色色的人,你的人生也將隨著人際資源的豐富而豐富。
可以說,工作就是生命的意義所在。
工作是應該用生命去做的事
工作是什麼?翻開各國的權威字典,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解釋幾乎如出一轍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務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這種解釋雖然帶有太多的宗教色彩,然而,他們卻傳達出了一個共同的思想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是違背上帝意願的人,他們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
可以這麼說,你在這個世界上將選擇什麼樣的工作,今後如何對待工作,從根本上說,不是一個關於做什麼事和得到多少報酬的問題,而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意義的問題。
蟲工木橋◇。◇歡◇迎訪◇問◇
第4節:第一章 重新認識我們的工作(3)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達到某種目的如果我們的工作能夠引導我們逐步接近那種充分表現我們才能和性格的境況這樣的工作應該就是最令人滿意的工作了。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或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為和諧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於一個方向,併為此付出畢生心血。
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寒窗苦讀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以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具有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生活的質量。
下面這個故事你應該不會是第一次看到,但是故事背後的意義卻值得我們時刻反省:
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瞭解人們對於同一工作的心理上所反應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