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呼麥,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愛慕著他,可是烏蘭的爸爸心裡只有他的馬和另外的一個願望,他一直想和當時享譽錫林郭勒的呼麥藝人額爾德木圖阿爸學習呼麥,可是不知道什麼緣故,直到他去世也沒能如願以償。據說額爾德木圖曾說過,巴特爾不是唱歌的材料,他應該是一個多少代也出現不了的騎手。
這話被額爾德木圖老人說對了。巴特爾心地非常善良,身材魁梧,高大英俊,其實早就到了該成親的年紀了,可是他一直痴迷於和馬在一起,直到他遇見了烏蘭的媽媽。
烏蘭的母親敖都格日勒是那時草原上最美的女人。不僅如此,她的手也是最巧的。還是姑娘時,遠近的女人們都知道她縫製的衣裳精緻得體、整齊結實,很多人都來求她做裁裁剪剪的活,她的熱心也使她從不拒絕。更重要的是,敖都格日勒近似天籟之音的歌聲依然是草原上男男女女們議論的焦點。當然,她早就知道鄰家牧場上那位剽悍的小夥子巴特爾。兩個優秀的年輕人相識不久,就在大家的羨慕和祝福裡成了家。
結束冬季一天的勞作。巴特爾一回到自己的包裡,妻子都要給他唱歌聽。每當巴特爾和妻子圍著炭火旁喝著酒聽著敖都格日勒的歌聲時,他們都笑得像孩子。
二十多年前的一天傍晚,巴特爾像往常一樣回到家裡,妻子端上了一碗熱熱的奶茶。
“你早晨走那麼急,我喊你你也沒聽見,穿得太少了,往後天變涼了出門多穿點吧。”妻子溫柔地囑咐著巴特爾。隨後她溫柔地坐在火堆前繼續為巴特爾縫製新袍子。
“哦,知道了,我不冷。我想和你商量個事。”巴特爾看著妻子說。
“不用商量,你決定就行了。”妻子輕聲說,嘴裡依然小聲哼著歌。
巴特爾笑嘻嘻地看著妻子喝了一大口奶茶,用手抹著鬍子說:“咱們的娃也快出生了,我想他如果有個哥哥作伴,你說多好。”
“哥哥?我咋沒聽懂你說啥,呵呵,你覺得我會生個雙胞胎嗎?呵呵再說要都是女孩呢” 敖都格日勒的臉被火光映得紅紅的,話語裡略帶著嬌柔的笑音。
巴特爾繞到妻子面前蹲下身子:“你沒有聽懂我的話,我想收養一個小孩,是個男娃。”
“誰家的娃?他家大人呢?”敖都格日勒奇怪地看著丈夫。草原上的孩子哪有沒有人管的呢?她心裡還在納悶。
巴特爾此刻像個孩子,一雙大手撫在妻子膝蓋上說:“我今天去三連勞動了。是城裡人,北京知青的孩子,那對知青呀,在咱們這邊的一連插隊四年了,咳,以前都是讀書娃,四年了,家裡成分不好,不想回北京,今天轉到三連來了。可草場上的活兒根本吃不消,那點兒公分沒辦法養得起娃娃。我一看那娃連件棉襖都沒有,就那麼拿塊氈子披著,我看著怪可憐,沒跟你商量,就自己做主答應把那娃接到咱們家來過。你看?……”
呼麥 三(6)
“那多可憐呀。”沒等丈夫說完,敖都格日勒就放下手裡的活兒插進話來:“娃現在在哪兒,我去把他抱來。”
看到妻子贊同自己,巴特爾心裡高興極了:“你急個啥,孩子明天我去抱,你身子不方便。”
“那孩子今晚有人照顧嗎?我聽著心裡怪著急。”敖都格日勒焦急起來,擔心那娃娃受苦。
巴特爾把自己喝的奶茶送到妻子嘴邊:“放心吧,他們今天回一連來取東西,明早再回三連,這往後孩子見他們更少了,讓他們多一夜在一起吧,我天亮前去接娃來。我們早睡吧。”
一群和草原人穿著不一樣的城裡來的知青站在草場邊的一塊空地上,在寒冷的晨露中瑟瑟發抖。他們排成一隊,等待著乘坐拖拉機前往三十公里外的三連牧場。一個穿著深藍色“的確良卡機布”制服披著軍大衣的中年幹部在他們前面激情高漲地大聲講話:“三連,是你們新的戰場,比起這裡的一連,那裡更是人民考驗你們革命意志的新崗位!你們要牢記自己的革命使命,進一步接受牧民群眾的再教育!”
幾輛帶拖斗的拖拉機“嘎嘎”作響的到達了。幹部大聲發出命令:“出發!”
知青們陸續爬上拖斗。
巴特爾早就趕到了這裡,在一旁揣著袖子等待著。那對知青夫婦在隊伍的最後,巴特爾看到人們都在上車,便上前從知青懷裡接過半醒的孩子。這麼粗獷的一個蒙古漢子在抱著孩子的時候臉上的表情竟然溫柔得像個母親,歡喜得像是看到自己剛剛降生的孩子。沒有顧上回應孩子的父母的道謝,翻身上了他的那匹大白馬,把馬韁繩搭在鞍橋上,雙手把孩子攬在懷裡朝著自家的蒙古包飛奔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