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部分,呼麥,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狼圖騰》進行一番對比。如果說當年的《狼圖騰》藉助敘述我國蒙古族的一些古老文明來倡導人性的崛起,並掀起了人類的勵志浪潮;那麼我想在如今社會激流勇進的高度發展過程中,《呼麥》將為人類信仰的缺失和部分珍貴文明的流逝,敲醒不容忽略的警鐘。或許她會成為現今一代青年勃發奮進中尋找方向的探路之杖。

新吉樂圖

2009年3月9日

新吉樂圖:內蒙古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內蒙古人民廣播電臺新吉樂圖節目部主任

蒙古族著名作曲家

呼麥 導言(1)

時常,會為血管裡流淌著蒙古族血液的自己感到慚愧。在前往世界最高的高原進行關於音樂的採風和創作,翻越帕米爾高原數十個沒有人煙、空氣稀薄的冰峰達坂,遊走於葉爾羌河上游的扎萊普相冰河兩岸,輾轉塔里木盆地,跨過天山山脈進入準格爾直至烏侖古河之後,受一種源於血統的情結的驅使,使我重新回到巴音布魯克草原……這些都是上個世紀末的事情了。十餘年之後,當徒步於塔克拉瑪干沙漠,一頭向右進入東疆茫茫戈壁,橫貫庫木塔格沙漠再次返回久別的阿拉善,東進錫林郭勒直至呼倫貝爾,面對遊牧民族的整體文明,才發現自己還遠遠算不上是一個優秀的蒙古人。

地球上,在西起東經97°12′東至東經126°04′,南起北緯37°24′北至北緯53°23′的區域裡有個極為古老的傳說。相傳一個遊牧民族的遠祖有兩個漂亮的女兒,其中的一個與狼聯姻生下了附有“狼性”的人。他們具有適應環境和與一切滅頂之災驍勇抗爭的能力,因此他們逐水草而生,間或為生存從事戰爭。 於是,那個傳說中附有“狼性”的人和由他所繁衍至今的後代,在我們所擁有的這個星球上被世界所共知,並擁有一個古老和永恆的名字──蒙古人。在精神領域裡,蒙古人崇拜狼,相信靈魂會被狼帶到天堂。狼有時殘害生靈,可更多的時候它們卻又幫助蒙古人守護賴以生存的草原牧場,致使蒙古人對狼的情結極其特殊。一方面,他們與狼作殊死的鬥爭,另一方面又會視狼為神的聖子。族人死後便行*,以身喂狼,以便由這個聖子來引領著,將自身的靈魂送到他們最終的安息之地──“長生天”上。

“長生天”,蒙古族對其的稱謂是:寶日汗騰格爾。意為永恆之天,也是日常所說的“騰格里”。幾千年來,族人在以狼、鹿為圖騰的信仰之上,始終頂級膜拜的便是“長生天”。於是,對天堂的知覺、對父上的尊崇、對萬世的追求、對生命的感恩、對美好的最大負載以及對人生終極宿命的追求,都凝聚在“長生天”上了。

這個由騎手形成的族群居住在叫做蒙古勒郭日⑴(蒙古包)的氈帳裡,主要以馬奶製品和肉類過活。在從事放牧和狩獵的過程中,他們順應草原自然環境變化的規律:每當春雪消融,他們就向北遷徙到夏牧場⑵(夏季水草茂密的區域);冬季來臨,便向南轉場,移動到冬牧場⑶(在冬季可以避風並稍溫暖的區域)。世代生息在上述那個緯度範圍裡的中國北部地區。

靠近十二世紀末,蒙古人從完全默默無聞的狀態極其突然地闖入了歷史。在不久後的十三世紀,他們以最具進取性的入侵者形象,統治了那個世紀被人類所發現的整個世界大陸五分之四的區域,在這些區域裡建立軍事、政治以及經濟系統。在此,我無意進一步敘述有關政治、軍事在歷史中的變遷,儘管文明是隨著那些變遷在發展著的。在這個向前行進的歷史時期,文化的融合和吸收也體現出史無前例的活躍景象。在藝術的領域裡,蒙古人以最快的速度吸收了其他種族文明中最先進的那些部分;並且,當華夏燦爛的藝術經常被記錄在脆弱而不耐久的原料⑷(如陶瓷、宣紙以及絲綢等)上的時候,當世界確信這些頂級的藝術擁有最優美的品質的時候,源自蒙古諸部落原始遊牧、狩獵時期的傳統技藝並未被摒棄,而是繼續與其他的文化現象同步地發育和融合著。如舞蹈、詩歌、繪畫、長調,還有曾經不那麼廣為人知的“呼麥”。

呼麥 導言(2)

“呼麥”,圖瓦文“xoomei”的中文音譯。英文書寫為“Hoomii”。原意是指“喉嚨”,實際上是“喉音”的意思,那是一種以喉嚨緊縮而發生“雙音”共鳴的泛音詠唱技法。表現為一個人在歌唱時同時發出兩個或者更多的高低不同的聲部。“呼麥”也稱為“蒙古喉音”,作為一種歌詠方法,目前主要流傳於中國內蒙古、南西伯利亞的圖瓦、蒙古、阿爾泰和卡開斯等地區。 蒙古族中“呼麥”又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魚崽崽今天也想養霸總

聞聲有無

隨身帶著ipad

絢爛冬季

殿下我只是你的護衛

蝴蝶的出走

男神,過氣不候

卷耳

六零小甜妻

修身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