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轉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陰謀:生化超限戰,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另外,轉基因微生物可能與其他生物交換遺傳物質,產生新的有害生物或增強有害生物的危害性,最終引起疾病的流行。
轉基因食品(Genetcally Modified Foods,GMF)的安全性是轉基因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GMO)安全的核心問題之一,也是影響轉基因產品貿易的第一因素。轉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問題主要表現為轉基因食品中基因修飾的營養學、毒理學變化和過敏反應,新基因的編碼過程造成現有基因產物水平的改變,新基因或現有基因產物水平改變對作物新陳代謝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基因改變可能導致基因突變。具體來講,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擔憂主要有:
①轉基因食品對人體是否有毒?
②轉基因食品是否會造成過敏反應?
③轉基因食品中的標記基因對於人體來說會不會有危險?
④一些抗性基因是否會透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內而影響人體健康?
⑤外源性目的基因轉入移植後是否會產生新的有害遺傳性狀或不利於健康的因素?
⑥轉基因食品對人類的生殖遺傳是否有影響,有什麼影響?
⑦所有這些安全性問題要透過哪些實驗與評估才能充分證明其安全性是可靠而有效的?
目前還沒有充分的科學依據足以排除人們的這些擔憂。特別是很多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試驗都是由生物公司自己做的,缺乏足夠的公正性、客觀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更何況試驗和商品生產的間隔時間還太短,暴露生物安全問題所需要的時間尚不夠長,在人類遺傳變異等問題上還必須對其後代追蹤觀察。因此,對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還很難做出肯定的結論,至於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後代遺傳的影響更是無法回答。總之,在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問題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對“實質等同”原則的具體分析
“實質等同”原則是說,若某一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具有實質等同性,則認為是安全的;若某一轉基因食品與傳統食品除引入的新性狀外具有實質等同性,則需進行嚴格的安全性狀評價,包括對轉基因產物的結構、功能和專一性的評價及由轉基因產物催化產生的其他物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或小分子化合物)的安全性如何;若某一轉基因食品和傳統食品不具有實質等同性,則應從營養性和安全性角度進行全面分析。
但是1999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評論認為,“實質等同”概念事實上是為了能對轉基因食品做生化和毒理學檢驗而創造出的一個理由,從而具有天然的反科學性。歐洲消費者聯盟(BEUC)認為,“實質等同”對於消費者是一個有爭議和易於引起誤導的術語,它損害消費者權益,不應該在法規決策過程中使用。他們認為關鍵是要系統地檢測GMO組成的意外改變,因為這些改變可能與毒理學、免疫學和營養學有關,是GMO的核心課題,也是對消費者權益至關重要的焦點,而“實質等同”掩蓋矛盾,侵害消費者權益。“實質等同”似乎頗合理,卻常常掩飾了很多嚴重的潛在的危害與隱患,使消費者處於資訊不完全或受矇蔽的狀態,剝奪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事實表明,從1993年以來,在“實質等同”概念的掩飾下發生了一系列的轉基因事件,對全球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以及公眾健康造成嚴重和無法挽救的危害。
基於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懷疑,目前人們對於轉基因食品基本上採取抵制措施。如麥當勞、漢堡王、品客等眾多食品公司抵制轉基因馬鈴薯,美國市場普遍不接受轉基因馬鈴薯;歐洲市場的主要零售商和食品製造商,如家樂福、沃爾瑪、雀巢、聯合利華、亨氏等都積極支援抵制GMO食品;現在世界上有不少國家都對GMO實行嚴格管制,並堅決執行標籤制度,在市場體現“事先知情同意”原則,讓消費者有知情權和選擇權。由於歐洲人對GMO的抵制,美國出口到歐洲的玉米從1996年的億美元跌落到2001年的180萬美元。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不受歡迎的種子
儘管孟山都等生物科技公司巨頭信誓旦旦地要用轉基因種子造福全人類,但是,轉基因種子顯然還沒有得到全人類的信任。
非洲
2002年,南部非洲旱災面積廣泛,隨著災情的發展,糧食庫存幾近枯竭,糧價飛漲,威脅著這些國家的糧食供應。聯合國糧食計劃署(WFP)收到國際社會的糧食和現金捐助承諾已達1。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