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朝令夕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花錢之道:有錢好好用,朝令夕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房價不升,平盤整理時,自住式買房也是好時候,“房價上升房源難求”的現象幾乎不存在,在供求相對平衡的時期,可以從容地選喜歡的房子;
——沒必要為了買房成了“負資產”,所以買與不買需要對中國資本市場價格調整的基本判斷。
對於不是超前置業、也不是職業投資者的人,買房的目的是自己住,每月供房之外還能過著你滿意的生活,房價短期上升和不上升並不會影響你做出你是否買房的決定,其實你關心的是長期來講(一般是你按揭的年限),購置的資產是否保值的問題。
理財型投資青睞房地產
2005年04月公佈的《中國新富人群的理財需要與金融創新報告》顯示,目前居民對各種投資理財工具的實際選擇中,房地產以的比例列在第五位,對於佔中國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房地產以最高的預計未來收益水平 ()成為最鍾愛的投資產品。 該報告對新富人群的定義為:個人金融資產在50萬元以上,年收入20萬元以上。而新富人群則形成了民營經濟所有者、各類企事業中高層管理人員和專業人員三分天下的格局。報告還顯示,這些高收入群體主要集中在金融、IT、電信、房地產、貿易以及專業人士發達的中心城市,約佔這些城市總人口的5%。報告中對潛在投資者的調查還顯示:對於各類投資理財工具在未來1年內收益的看法中,房地產以位居第三,低於國債和基金,高於子女教育基金、股票、定期儲蓄和收藏;在未來1年內對各種投資理財工具的調查中,房地產以的被選擇率列在第二位,僅次於基金……對此,業界分析人士認為,居民對房地產投資的未來收益普遍看好。
投資房地產其實就是兩種思路,一種等著房子升值套現,另外一種是把房子租出去,可持續獲得房租。前幾年,在北京和上海的CBD,有開發商貼出賣樓的廣告,稱“做老外的房東”,意思就是在黃金地段買一個小套的房子,把它租給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的老外。
2005年之後,各地房價漲幅遠遠超過了租金漲幅,房地產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許多地區普通住宅的投資回報率僅為3%…4%,低於一年期貸款利率。
不過,像巴菲特闡述的那種絕對的價值投資理念,從宏觀來看是正確的,可是具體到每一次的操作上,卻並不能保證每一次都戰無不勝,運氣不好買到爛尾樓或者價格從此一蹶不振的樓盤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
所以,雖然買房產是個傳統型的投資專案,但是也不是人人買房都一定只賺不賠,也不是每個人買得都很得心應手,貼錢買難受的故事也很不少,其中還包括了名人乃至經濟學家。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二節 買到合適房可不容易(1)
名人買樓也走眼
英國首相布萊爾夫婦近幾年來的買房投資行為就相當失敗。例如,布萊爾夫婦2004年10月份在倫敦以365萬英鎊購買的一幢豪宅,可是該區域房價持續下跌,再加上租金低廉等原因,不僅沒有讓布萊爾夫婦賺錢,反而使得他們損失達到百萬英鎊。布萊爾夫婦即使想虧本將這座房子賣掉,也很可能找不到買主。在之前英國房地產走熱的背景下,布萊爾夫婦的這筆失敗投資顯得非常讓人難以理解,因此還被劍橋商學院選入MBA的失敗教程,相當沒面子。
而在內地,買房、收房、驗房、裝修、物業管理等等,沒有一件是容易的事情。小買家要和開發商鬥智鬥勇殫精竭慮,少不了一堆麻煩。有人以為,買公寓小戶型的人可能不順,買豪宅、買別墅的會順利一點。殊不知,在內地購買豪宅,有時候就不僅僅是買貴了貶值這麼簡單,更是多了很多複雜的恩怨情仇苦辣酸甜,其間甘苦,也就只有買房者自己知道了。
2001年起,上海物業漲勢洶湧,價格幾乎是啟動之前的四倍。但是,這樣的行情,一樣有人走眼。某位海外知名經濟學家,一頭怒發,非常搶眼。他早在十幾年前,就在上海購入多個外銷公寓,本來想依照當年的香港置業經驗,趁低吸納發一筆橫財。不料遇上宏觀調控,買入的房子價格一跌不可收拾,最後只剩下三分之一,經濟學家算得上是老貓燒須,欲哭無淚。2003年,當市區房價重新上揚,回到他買入價格左右的時候,經濟學家大喜過望,連忙全數丟擲,心中暗想保住本錢也就安然了。不料這邊賣,那邊漲,不到一年,價格已經扶搖直上翻了一倍。經濟學家這次也是無比鬱悶,天天計算少賺了多少錢。之後,他又不甘心看著房價一天天上去,於是又在四處找人打探看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