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獨走烏江,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個很大的落差。人在很遠的地方都能聽見河水的吼叫聲。傳說,這兩墩巨石在幾百年前是塊整體,山上有一個窮秀才死後到處找不到葬身之地,風水先生好不容易發現河中這塊大石頭正是死者的歸宿,於是就把秀才抬到石墩上掩埋了。不料,江岸人家養的雞狗都變成了“啞巴”,人們恐慌著,四處求神拜佛。不久,一天中午突然電閃雷鳴,咔嚓一聲巨響後,山寨的雞、狗又重新恢復了叫聲。後來人們來到江邊才發現江上安放秀才的那墩大石頭分成了兩瓣,河水變作三股風捲殘雲飛撲而去,從此這裡就變得陰森恐怖起來。上、下游的魚翁們到此都頓生恐懼。說來也怪,那被雷公劈成兩瓣的“姊妹石”上端,確實形似半截棺木。這自然是傳說,但我們不得不承認大自然的神秘和奧妙。有些現象是科學都無法解釋清楚的,比如“飛碟”這種怪東西,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連科學家們也拿不出一個統一的準確的解釋。

10 故事並非真實(3)

小木舟還在離兩墩巨石很遠的地方就靠岸了。兩個老者說,近了太危險,水流湍急,一旦穩不住剎下去保準是船毀人亡。

他們把小木舟拴在河岸的灌木上,帶我鑽過亂石與草叢,走過危險地段,叫我順著右邊的山岩一直往下走,前面就是普定縣的大壩村。

當我順江走到叫大壩的地方後,心情就不一樣了。地形開闊了,烏江不再那樣恐懼,反而變得有情致,使人喜愛。坡上到處可見農民們收割的身影,呈現出的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山也不惡了,江也不陰了,山坡上隨時都能見到人來人往,問路也較容易。真是山重水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這一天我走的路可遠了。中午1:30鐘的時候,我在普定三岔河大橋邊吃了一點我動身時朋友硬塞給我的乾糧,就馬不停蹄的繼續前進。沿著江流的方向,我翻過了很多山樑,山路彎彎,崎嶇坎坷,一會爬山一會下坡,秋高氣爽,汗水溼了又幹幹了又溼。有些路段幾公里見不到人影,我就像一隻離群的螞蟻,孤獨地爬行在危險隨處不在的草叢中,一旦消失自然是無影無蹤。

一路走一路問,下午5點過鍾我爬上了左岸一條鄉村公路,這裡是織金縣地界,對岸是平壩縣竹林寨。看見從山凹裡飄起來的炊煙,心底憑添了幾分親切。我不知道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但“平壩”兩個字使遠離塵囂的我十分感動。因為平壩離貴陽很近。貴陽是我現在立足的地方,我在她懷抱的一角生存了10多年,其山山水水是那樣的熟悉,並且產生了很深的感念。儘管我在這塊土地上還沒有家、沒有二人世界,但每每外出,我就會想念她的每一條街道和認識不認識的人們。尤其是夏天那涼爽的感覺就像一塊磁鐵,無論走多遠,吸力無時不在,往往是事未辦妥心就返程了。

這種“歸途”的感覺使我的精神為之大振。走在半山坡上,遠望對岸和熙陽光照射下的一片饅頭似的山峰,遐思漫野,浮想聯翩,疲乏也隨之消逝了許多。

走過一片松林,我追到幾個男女學生,見他們各自揹著或提著糧食和柴禾之類的東西。他們已經過完了國慶節假期,要提前一夜回到坪寨鄉初級中學,以便次日不耽誤上課。在這荒無人煙的路上,見到這些像我當年在山裡一樣求學的孩子,孤獨的感覺頓時減少了,隨之而生的是一種感懷和溫情。正好我也打算趕到坪寨鄉政府投宿,有了伴,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真要感謝這些孩子伴我走過這段路。開始他們覺得我是個奇怪的人,對我愛理不理,大概是懷疑我來路不明,怕惹麻煩。我問他們問題,他們都說不曉得,並悄悄對我進行打量。我知道他們的心思,就娓娓向他們解釋。當他們得知我是記者後,才打消了防範心理。我們說說笑笑走在大山中。

天黑時,走過斯拉河,晚上7點來到坪寨鄉政府,與孩子們告別後我找到鄉政府辦公室所在地,政府門口正在搞修建,後來得知是在給移民修房子,因下游引子渡水庫的修建要淹沒織金一些村民的房屋,有的村民並安排搬到這裡定居。我摸索著找到鄉政府門口,見有幾個人在壩子裡走動,並上前詢問領導們在不在,對方問我什麼事,找領導做什麼。我簡單地說明來意,希望能在他們這裡借一宿。其中一個年輕點的聽說我是記者,走了一整天的路有些感動,馬上把我帶到他們的食堂,吩咐煮飯的兩個女生給我熱飯。叫我不用擔心,保證給我安排住的地方。原來這個年輕人是鄉政府辦公室的主任,在我吃飯的時候他就把我的情況通報給了鄉里的頭頭,讓我晚上睡一個不在家的同志的床鋪。

10 故事並非真實(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殤

泰達魔王

仕途沉浮

莊無魚

絕品醫生

痛罰

寵妻之老公太霸道

靜默成繭

將遇良才

青澀春天

奈何公主想嫁我

陌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