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來讀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獨走烏江,獨來讀網,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很累,吃飽飯就想休息。這個熱心的主任把我帶到政府辦公樓的四樓,開啟門讓我住進了那稱單人床鋪。我告訴他,除了借宿,明天想採訪採訪他們鄉有意思的事情,比如旅遊開發、風土人情什麼的。他笑著說,沒問題,是宣傳他們嘛,請都請不來。之後他又到樓下找來開水讓我把腳燙一燙。無論走到哪裡,這是我每晚必須要完成的功課,不然第二天腿腳痠痛就沒法走路。

晚上,寒風從一個破玻璃洞裡鑽進屋子,整個房間吹得冰涼,我縮在薄薄的被窩中想著亂七八糟的心事,然而很快就被睏乏捲入夢境,醒來時已是10月7日早晨7點鐘。

離這裡不遠的烏江岸邊,也就是從織金到安順公路邊的一個山頂上,有一塊開闊的草地,約有一平方公里,當地的苗族同胞管這裡叫青山花場。青山花場是貴州中部規模最大的苗族跳花場之一,一年一度的花場節來自四方的苗族和其他民族有四、五萬人參加,簡直熱鬧非凡。§米§花§書§庫§ __

青山花場每年的跳場節日按甲子推算,即農曆7月13日後的“羊”日為起跳日,故又稱“青山羊場”。“猴”日繼續跳花,到第三天的“雞”日移至南面2公里的獨山花場上跳,每年跳三天。

相傳青山花場始跳於明嘉靖年間,說是當時青山腳下的苗寨中有個叫羅汪逞的青年從一個彝族村寨娶了個彝族姑娘,婚後多年仍不見妻子懷孕,於是就按苗家的習俗從彝族山寨移來花樹種植,並在那年的7月13日後的第一個“羊”日跳起青山花場,連續跳了三天。第二年妻子果然生下了一個男孩。當然也還有另一種說法,但都無據可考,但這個民族節日保留至今卻真實不虛。

每當花場日來臨,四山八嶺的山路走來了喜悅的趕花場人。“羊”日上午,苗族姑娘們在花場外脫掉行路服,換上節日的豔裝,頭髮梳理得很有造型盤在頭頂,看上去活像一棵掐了葉子的大蒜。衣裙上的圖案百態千姿,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她們每人撐著一把花傘,圍著圈子踩起有節奏的舞步,小夥子們在她們之中穿插,不時停下來吹奏手中的樂器。同時用歡樂的歌聲拔動著姑娘們的心絃,相互看中的便坐到草叢的一邊竊竊私語。到了晚上,花場草地上留下了上百對情侶談情說愛。他們肩靠著肩,輕聲吟唱,低語交談,一直到天亮……然而這樣有趣的民族節日我卻沒有機會觀望,因為來的不是時間。

我與幾個鄉幹部吃罷早餐,黨委副書記劉文才向我介紹了他們鄉里的基本情況。他說,在旅遊開發方面,鄉政府準備利用引子渡電站的修建,在轄區範圍內的格支、斯拉河及秋哨修建水上碼頭,可行性報告已經審批,計劃投資70萬元。他還告訴我,這段烏江風景秀麗,巖上不少溶洞十分具有開發價值。當他們一一把全鄉認為有價值的東西都抖露完後,我覺得他們傳說的蔡鍔祖墳葬在烏江岸邊的“新聞”倒是讓我心頭一震,儘管史料記載蔡鍔祖藉湖南邵陽,在雲南起家,組織護國軍北上討伐袁世凱而聲名遠揚。1916年在日本病逝,屍體運回北京時,受到社會各界深切悼念。但鄉里有一個同志硬把100多年前的青年蔡鍔在平寨的情況說得有板有眼。他聽上輩人講,蔡鍔當時是與這裡一個余姓的青年同時赴雲南趕考的,途中余姓青年因故返鄉未遂,而蔡鍔考取了雲南治臺。蔡鍔發跡後才回到現在的秋哨尋找父母,可是父母早已去逝,安葬在形似月牙的一彎土地上,是一塊風水寶地。舊社會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墳地周圍數丈的土地不得耕種,使用權由死者後代掌管。因此被佔用耕種的這家人將蔡鍔祖墳的墓碑掀倒,又恐蔡鍔有遭一日回到家鄉尋親查問,再悄悄把墓碑抬到一池塘沉於池底。蔡鍔回到家鄉無人敢言,久尋父母墓穴未果,悻悻而去。前幾年,說是秋哨的老百姓發現了蔡鍔家父母的墓碑,碑上字跡清晰可見,證實了蔡鍔的出生地……

10 故事並非真實(5)

雖然講的有板有眼,但我心底還是認為是道聽途說,沒有歷史依據。但對尚可找到的古碑很有興趣,想看看到底有什麼新聞,於是我贊成去秋哨村的彎子頭走一走。然而我們一行人並沒有找到那塊石碑,77歲的當地老人陳啟明說,小時候他們確實見到過那座雙人墳墓,在一丘半月型田的土坎邊,田叫蔡家田,但這蔡家不能說就是蔡鍔家。墓碑上的字,老人說記不清楚了。解放前後這座墳多次被盜,因此已經不成樣子。傳說是蔡鍔和蔡彪祖墳,人云亦云,但到底是不是沒有人證實過。我們一行人乘興而去,掃興而歸。但那位堅持自己意見的同志並不服輸,他說他一定要找到那個與蔡鍔一同赴考的余姓後代,拿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公主靠選秀綜藝出圈

慕綿

大軍閥

幽雨

唐朝大齡剩女

羽外化仙

[周九良]摯愛

左岸不吃梨花的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