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部分,中國紀事,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92年拆除的南牆又重新建好,校園的東北角矗立著太平洋電腦城,那裡面鬧哄哄的景象令人煩躁。在和隔壁的清華大學一起叫嚷著要成為斯坦福大學,將中關村塑造成矽谷多年之後,此地仍是小商小販的天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走向封閉的北大精神(2)
如果沒有偉大的大學,我們會有一個偉大的國家嗎?如果一個國家最著名的大學,都缺乏反省精神,缺乏對於自己使命的明確認識,這個國家能尋找到自己的方向感嗎?
我們尊敬的北大,是那個作為思想的實驗場,作為社會變革的催化劑,作為新知識的探索者,作為高階的精神生活的倡導者與捍衛者的北大。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北大精神早已走向封閉,很多年以來,我們依靠不斷重複回憶來欺騙自己我們與這股偉大傳統依然相連。
txt小說上傳分享
別人的生活(1)
“像約瑟夫一樣生活”,在經過南京市中心時,我被眼前的一塊巨大的廣告牌嚇住了,這是一幢名叫“約瑟夫公寓”的地產專案,除去它是一個英文名字,我不知道約瑟夫是誰又代表什麼,廣告上的畫面提醒我,那是那種歐洲電影裡一樣的生活;在一個降著小雨的下午,我在唐山碰到了“貝弗利山莊”,廣告板上,那個珠光寶氣的女士正在喝一杯咖啡;我北京家的對面是“哈佛館”,在每天上班路上,我看到接連不斷的“澳洲女人”別墅,格林小鎮,或是東方銀座……
我不斷在那種昂貴、色彩鮮豔的廣告牌上,看到18世紀、19世紀、20世紀的西方面孔,他們配帶著假髮拄著手仗,或牽著一匹馬,揮動高爾夫球杆。我甚至發現了一個熱氣騰騰的洗浴中心名叫塞納河,心中暗想海明威此刻是否正泡在其中。似乎中國每一座城市都出現了“曼哈頓”,一位成都的朋友告訴我,一幢“格林威治”公寓樹立在他家的對面,而一個新社群乾脆起名叫“摩卡·築”,只因為摩卡的咖啡香變成了新興中產階級的標誌之一。
我還看到了數不清的這樣的形象,標榜是正宗東方特色的太湖珍珠是佩帶在一個金髮碧眼姑娘的脖子上,一個百分之百的溫州產的西裝,一定要套在一個頭髮捲曲、高鼻樑、藍眼睛小夥子身上,品牌的名字則是某個英文單詞蹩腳的中文翻譯……北京、上海、廣州的商業中心區,那些穿戴時髦、自認為是精英的男男女女們,相互叫著“Stephen”、“Kelly”、“Jerry”,以至於我在一家公司工作4年,仍不知道對面那個女孩子的中文名字,因為人人都只知道叫她Dorothy,這一切就像是錢鍾書的《圍城》中那位Jimmy Zhang的翻版。
在短暫的新聞生涯裡,我不斷地聽到那些雄心勃勃的記者與編輯說,我們要做“中國的《新聞週刊》”、“中國的《紐約時報》”,那些時尚雜誌永遠在談論的是“紐約流行什麼”、“米蘭流行什麼”;在談到一位中國名人時,我們會說,她是“中國的奧普拉”、“中國的唐納德·特朗普”、“中國的傑克·韋爾奇”。甚至一些最富盛名的機構,都難逃此運,一位北大學生或說自己的學校就像是“中國的哈佛”,清華則變成“中國的MIT”……
這是每個中國人都習以為常的景觀。我的國家一方面看起來信心十足,她興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壩,修建了一條非凡的鐵路通往西藏,將宇航員送上了太空,向全球供應衣服、鞋帽、電視機,令全球的石油、鋼材的價格上漲,她的人民成群結隊地到巴黎、紐約大肆購物;另一方面卻似乎永遠缺乏信心,她的座標系是別人提供的,她需要別人的讚揚、別人的肯定,在北京電視臺播放的一則迎接奧運會的電視廣告上,不斷出現的是美國的、歐洲的、非洲的、大洋洲的面孔,似乎只有讓他們微笑了,北京才是值得讚揚的城市。
有時候,我會覺得我的國家就像是一個突然被推入現代世界的遲到者,她步伐慌亂,她把中山裝換成了西裝,用Michael Wang取代了王有才,早餐上吃的是橙汁、火腿而不是豆漿、油條,從衚衕、弄堂搬進了“東方曼哈頓”……她總是想模仿別人,卻從不相信自己的生活。
但她自己的生活又是什麼?那些一心要恢復傳統文化、試圖復甦古老典籍的人顯然是錯了,對於如今的中國人來說,《大學》與《論語》的確並不一定比莎士比亞的名言更親切。文化傳統從來就不是僵死的,它不斷變化,接納新元素。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中國一直是一個被動的消費者,她消費外來的技術、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甚至這個國家的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