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60章 嫂子不哭,還有朕呢!(求訂閱,求,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大哥兒的兒子們除了金陵王已經成年,其他都還年幼,怎麼能擔當得了一路漕臣?”
趙楷又提出問題了,而且他也報出了自己的價碼......是擔當一路漕臣,而不是一國諸侯王。
漕臣就是轉運使,是個差遣。依著趙楷的意思,可以讓藩王出任轉運使,主管一路稅賦,這就相當於讓明朝的藩王兼任一省布政使。
譬如那個朱老四當燕王監北平布政使,不掌兵權,也沒有護衛(衛所),就負責替建文帝收稅。
當然了,趙楷也不會把北京路這種營田使路交給藩王主持。他拿出來的是東南財賦之地的轉運使,比如讓趙桓的兒子趙謹當平江王,判兩浙西路轉運使。
也就是當蘇州的藩王,同時擔任浙西,也就是蘇州、秀州、常州、湖州一帶的轉運使。而趙楷設想中的藩王不封地、不治軍、不臨民,就是一座王府加上萬畝王田。如果不擔任漕臣或其他官職,不過就是一個富家翁。
而僅憑浙西漕臣的權力加上蘇州大地主,再加一個空頭藩王,就去拉隊伍造反,那簡直和送人頭沒什麼兩樣......只要腦子不殘,相信沒有誰會放著好好的“油水王”不幹去送人頭玩的。
就算有誰真的腦殘了,大宋朝廷手裡的幾十萬府兵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趙楷並不擔心這個安排會惹出什麼八王之亂、七國之亂的禍事兒,他現在擔心的只是這些擔任漕臣的藩王不能盡職......趙桓的兒子們還小,啥都不懂的怎麼能當漕臣?
他之所以肯答應讓藩王擔任東南諸路的漕臣,不僅是為了安撫東南諸路計程車大夫和原吳國的官僚(包括軍事官僚),還因為他並不信任文職官僚,但同時也不想擴大府兵集團的權力,所以就想到了用宗室去擔任一路漕臣,以監督下面的官僚......他是真的想讓宗室漕臣管事的,而不是隻讓他們當個泥塑木偶,任由文臣操縱。
趙杞、趙栩、趙棫和趙植他們哥四個已經明白趙楷的意思了,馬上就笑了起來。
趙杞道:“三哥兒,既然這大哥兒的兒子們還小,那可以先封王而不之國......同時任命年長且又幹練的親王去出任漕臣,等三哥兒的兒子們長大後,再讓他們之國並且接任漕臣。”
“年長且又幹練的親王?”趙楷一聽這話就已經明白了,眼前的這四位親王看上去都很乾練啊!
“有道理!”趙楷笑道,“先帝多子嗣,朕多兄弟,其中不乏精明幹練之輩啊!”
趙植笑著說:“是啊!五哥兒、六哥兒、七哥兒、八哥兒、十一哥兒、十四哥兒、十五哥兒、十七哥兒他們都在大哥兒手下擔任過實職......有些還帶過兵!不僅幹練,而且還都有些人望。”
真是花花轎子人抬人啊!
趙楷瞄了自己最信任的兄弟趙植一眼,笑了笑道:“十二哥兒,你和十八哥兒也不錯啊!也是朕之股肱啊!”
趙植笑得嘴都合不攏了,“三哥兒過獎了,我們幾個都是您的親兄弟啊!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這大宋江山,咱們也有份兒,得替您看著點兒!”
趙楷連連點頭,笑道:“沒錯啊,自己人總比外人靠得住......若是大嫂能答應,那麼大哥兒的兒子先一人封國藩王,都給郡王銜,確定好封地,再一人給一萬畝封莊,並且儘快開建王府。等他們可以理政之後,就可以之國並充當漕臣或太守!”
他又稍稍的調整了一下價碼,將“充當漕臣”改成了“漕臣或太守”。
也就是說,趙桓的那些兒子是當一路漕臣,還是當一府一州之太守,還得看他們的才能和具體情況而定。
如果趙杞、趙栩、趙棫他們幾個當叔叔的幹漕臣幹得挺好,那就不必換人了,讓趙桓的幾個兒子當個知府、知州就行了。
趙楷接著又道:“而在他們可以理政之前,東南七路,不,再加個荊湖南路,一共八路漕臣,都有金陵諸王代理。東南八路的漕司、刑獄司,以及八路之下的州府軍縣監等各衙官人,包括八路提刑在內,暫時都由漕臣推薦!”
他給八路放那麼大的人事權(當然是暫時的),其實是為了讓他們把東南士大夫和原吳國官僚之中可以合作的精英,都圈進大宋的官衙......而讓趙杞、趙栩、趙棫等南宋諸王出面,則是因為這幾個南宋的大王都是南宋官場的圈內人,足夠了解情況,知道誰可用,誰不可用,誰必須要供起來。
而南宋的那些士大夫和官僚同這幾個大王也熟悉,對他們也比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