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5章 你們都是偽儒啊!(求訂閱,求月票,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是高官厚祿啊!
孔廟大成殿外的廣場上,四百多個儒者,特別是來自東南七路的儒家精英的眼睛都變得格外明亮了。
能不明亮嗎?因為第一天的大會讓他們太失望了,趙楷不僅沒有拿出高官厚祿,而且連個小官都不給他們當,還要他們去辦什麼學校,教學生去考什麼地方伎術官、幕職官,這些學校還不是官學......
所以這幫儒者全都氣得快不行了,不是因為懂得修身養性的道理,有擔心趙楷的班直親軍砍人,今兒跟著趙楷一起拜孔子的時候就該炸毛了。
沒想到忍一時高官厚祿啊!
更沒想到大傢伙有了參加儒門大會的資格,就已經得到了高官厚祿......可以面君,可以和官家坐而論道,可以上密奏打小報告!
而且還有儒官可以當!
“官家,徽州朱松有一言!”
“請講!”
馬上就有人舉手了要求提問了,舉手的是不到40歲的中年男子,麵糰臉,山羊鬍,眯著一雙丹鳳眼看著好像沒睡醒,不過嗓音卻非常嘹亮。
“官家,請問這儒門大會以後要如何召開?儒門官署又應該如何設立?都能管些什麼事情?”
一連三問,而且還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
趙楷笑道:“今後天下儒門應該三年一會,開會的時間就在禮部大比之後,地點將會擺在順天府。到時候主持各路儒門分會的大儒,就能帶著過了解試的舉子們一同前來順天府,先觀摩大比,再參加大會,一起討論儒門大事!”
哦,還有各路儒門分會啊!
不算那些營田使路、節度使路,但是轉運使路就有十二三個,一路一個分會,那起碼就有上百個會長、副會長、長老之類的職位。
如果再算上任職於順天府總會的大儒......那豈不是人人都有官做?
廣場內的大儒們一個個已經抑制不住要笑起來了......不過還是得忍住啊!大家都是品德高尚的鴻儒,不是一心只知道當官的官迷。
趙楷將一張張喜怒不行於色的面孔都收入了眼底,點了點頭,接著又道:“至於儒門的官署......儒門不是朝廷,乃是治學之派,用官署之名是不大恰當的。
可以稱為儒學宗廷,宗廷之長稱為學宗,學宗之下設立宗師堂,分管治學、辦學、教化、度支、風紀、學工事務。”
下面的大儒門心中有數了:這不就是一個小朝廷嗎?儒家學宗肯定是官家兼任了!下面六個總師堂,治學對應吏部,辦學對應禮部,教化對應兵部,度支對應戶部,風紀對應刑部,學工對應工部......這就等於給儒家辦了一個小朝廷。
甭管名號叫什麼,只要最大一號的頭目是皇帝老子,那就是個朝廷。
趙楷頓了頓,又道:“至於儒學宗廷管什麼?吾以為有三件大事最為緊要。
一是整理並且出版儒門的經典和書籍,規定儒家的禮法......不僅要規定天子之禮、諸侯之禮、大夫之禮,還要規定士和庶民之禮。不僅要管活人的禮,還要管亡者的祭祀之禮。
我們儒門過去講禮不下庶人,現在看起來是過時了,因為文宣王說這個話的時候,佛教還沒有傳入。現在我們的儒家的禮不下庶人,但佛門卻言眾生平等,從無不下庶人之說。若天下的庶人都成了佛弟子,士大夫還能當得了儒生嗎?
當然了,庶人之禮不能和士大夫之禮相比,無論婚喪嫁娶,都要儘可能的儉樸節約。”
天子這是要限制僧道了?對了,這位天子好像對度牒卡得很嚴啊!
在場大儒們都揣摩起了趙楷的“禮下庶人”之說。
其實“禮不下庶人”的說法早就過時了,因為真正意義上的“士大夫”,在宋朝已經所剩無幾。
孔子說的“刑不上大夫”的大夫,指得是先秦諸侯國中,國君之下的卿、大夫、士三級中的大夫,是世襲而且有封地的貴族。在宋朝那邊官至宰相,也沒封地啊,最多也就是個士。
而那些“自以為士”的人,其實在孔子看來,都是“禮不下庶人”的庶人。
所以宋朝的“禮不下庶人”,其實是“禮不下窮人”。
而趙楷想要推動的,其實也不是“禮下窮人”,至少這不是主要目的,他的主要目的還是“禮下府兵戶”。
未來的府兵和武裝儒生不僅要接受儒門學校的教育,而且還要熟知和遵守禮法。這樣他們才能成為儒家傳教佈道的急先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