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羅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3章 瓦解府兵還不容易?(求訂閱,求月,大宋有種,大羅羅,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邦衡、彬父、不言......你們怎麼看?”

翰林學士承旨陳東坐在一張圈椅裡面,邊上一張桌子上擺著東西兩府剛剛呈上來的《折衝府改制疏》。

室內一片沉默,被陳東點到名的三個翰林學士、直學士胡銓、虞允文、蕭不言都眉頭緊皺。

由於趙楷經常帶兵出征,也不帶著文武百官隨行,所以跟隨在他身邊,負責起草詔書、參謀政務的翰林學士院就變得越來越重要了。身為翰林學士院掌門人的承旨陳東甚至有了“內相”的外號,儼然和東西兩府的相公平起平坐了。

而在他的領導下的眾翰林又分為學士、直學士、侍讀、侍講、編修等等。

其中學士、直學士可以和承旨一同充當趙楷的參謀,由兩府、諸路、諸軍呈上來的奏章,他們先看,趙楷的旨意也透過他們下達。編修則是筆桿子,在戰時還得披甲隨扈在趙楷左右。至於侍讀、侍講則是皇子、公主們的家庭教師。

而今天在翰林學士院的官署之中和陳東一起議事的三人中,洪武元年的進士胡銓已經是學士了,而虞允文、蕭不言兩人也因功晉升為了直學士......考慮到他們的年齡,都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不過這三個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官員,現在都微微皺著眉頭,顯得有些憂慮。

而讓他們仨憂慮的原因,當然就是正在迅速推進中的折衝府改制了......哦,或者說是府兵這個階層的日益膨脹!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制度!

府兵制當然也不完美,無論是北周隋唐的府兵制,還是趙楷實行的府兵制,都有其缺陷。

歷史上北周隋唐的府兵制被關隴勳貴所把持,換了好幾家天子。趙楷在設計自己的府兵制時,當然吸取了教訓,採取了限制上層,厚養中下層的制度。

如韓世忠、岳飛這樣站在北宋府兵制頂尖的人物,直到如今才剛剛敲定了一個郡公的爵位,爵田、職田、宅田加一塊只有6000畝,想要塞外的牧場還得再申請。

另外,這些“大府兵”大多都是寒門武士,不像那些關隴勳貴那樣都出身高門大戶,家裡面宗親、門客、死士一群群的。他們大多是孤寒之士,家裡沒有什麼勢力。

而且趙楷還利用這次封爵,把這些“大府兵”從各自的老窩都挪到北京路來了。

北京路原來是遼國、金國的地盤,這些“大府兵”在這裡沒有基礎,要做大也是幾代人以後的事兒,而且還得和董金剛一樣多子多福才行。

所以趙楷的這些把兄弟和“妹夫眾”,都還是非常可靠的,也沒有當隋文帝的能力。

但是趙楷卻“養肥”了幾十萬小府兵......養肥小府兵才能用平和的手段限制住大府兵啊!

要不然跟朱元璋那樣,底層軍戶苦得跟什麼似的,底下的大軍頭當然容易拉山頭了。

現在趙楷這邊的“小府兵”都混成了普魯士容克,上面的“大府兵”想養拉山頭也沒人願意跟隨啊!

可是“小府兵”養到現在,已經太肥了......再養下去,早晚是要失控的!

室內一片沉默,半晌才是胡銓打破了寂靜:“內相,官家並不是不知道府兵勢大之後必然難治。但是沒有這些府兵,我們又如何能坐在北京的皇城中議事?我們現在之所以會覺得府兵勢大,也是因為他們把我們送進了北京皇城啊!既然他們把我們送進了北京皇城......好處就得給他們,要不然就沒有下回了!”

陳東輕輕點頭,然後又望著虞允文。虞允文面色凝重地說:“河北、北京幾成白地......若東南膏腴之地也被打成了一片廢墟,府兵才真的難治了!”

“哦?”陳東沒聽明白虞允文的話!

趙楷的這個“高參”說實話,水平一般般,和虞允文根本不是一個段位。

“內相,”蕭不言卻能聽懂虞允文的話,“朝廷有錢才能控制住府兵!大宋的府兵,就相當於契丹的部族軍。契丹皇帝得了大宋的歲幣和南京路的稅賦,才能搞出那麼多的皮室軍、宮分軍,才能控制住契丹的部族軍,才會有大遼國。

而朝廷想要牢牢控制住60萬府兵,就得有東南的稅賦了。有了東南的稅賦,就能不斷分化府兵、驅使府兵。就能不斷將府兵中的壯士變成長征健兒,讓他們為國家開疆闢土!”

他停頓了一下,又道:“如果朝廷無意開疆闢土,把60萬府兵都圈到一起養廢掉又有多難?無非就是一年三四千萬貫。”

原來是這樣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龍之路

快樂一點

諸天打手系統

喜馬拉雅蛋

絕佳嫡妻

柔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