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結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8部分,再說長江,這就是結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浦西傳統的購物中心越過黃浦江,浦東呈現出從未有過的景象。在楊金龍和老鄰居的記憶中; 15年前,浦東還是一片荒地,有的是綠色的田野和奔跑的羊群,如今這裡已經成為這座城市新的金融中心。
老房子,現在成了陸家嘴開發紀念陳列館。
1993年,“東方明珠”塔即將竣工,上海的攝影愛好者姚建良登上了高塔,為剛剛開發的陸家嘴,留下了第一張高角度拍攝的全景照片。
第二年,“東方明珠”塔建成,姚建良又在同樣高度、同樣位置拍了同樣景緻的一張照片,這時候他決定,要為陸家嘴正在發生的鉅變做一個完整的記錄。
姚建良(上海市民):我想一個城市的發展,就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一樣,有許多很精彩的片斷,而且這些片斷都是無法再重複的。所以,我想我有責任,要把這段歷史真實、完整地記錄下來。
從1993年起,在“東方明珠”塔的太空艙,同一高度、同一角度,姚建良連續12年,執著地用相機記錄著浦東一年年的變化。
在一張張照片上,浦東的高度與日俱增。
英國著名建築設計師羅傑思,在看到1992年上海聯合設計小組完成的陸家嘴規劃設計方案時,對中國人理解和綜合各國設計風格的能力表示驚歎。然而真正讓世界驚歎的,是中國人把這張藍圖變成現實的能力和速度。
1984年11月18日,上海發行了中國第一支股票。
6年之後,1990年的上海雙喜臨門,浦東大開發戰略開始實施,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浦江飯店那個曾經被稱為“遠東最大”的玻璃天棚舞廳,經過裝修後變成了新開張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
一個叫陳支左的安徽籍年輕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那天度過了他26歲生日。
1997年,上海證券交易所從浦西遷到浦東,當時,陳支左已經在美國沃頓商學院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2002年,在美國普華永道工作了兩年的陳支左回到中國,他選擇的工作單位恰巧就是他一直認為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