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1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軍軍官心中,若不能奪下西涼古城,那麼大軍便沒有落腳之地,此次攻夏,這一路也就算是一事無成。
進一步說,若不能纏住或者覆滅西夏右廂朝順軍司主力,很可能會影響整個攻夏戰局。
而對於李匪來說,若不能攻克西涼城,對自己那位兄弟也沒法交代……
“不如退上一退……”
有人提議,一聽,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激戰三日,也捉了幾個俘虜,知道一些城中情形,所以,這個提議並不算離譜。
不過李匪當即就搖頭給否了,一聽就知道這是個偏愛行險算計的,這可不是令行禁止的秦軍,在此士氣受挫之時,一退可能就會出事,這明顯是個餿主意,不用瞧就知道,這個傢伙來吐蕃的日子並不長,甚至不太明白,吐蕃人是怎麼打仗的。
“城中糧草不多,不如多圍幾日,城中自亂。”
實際上,到得現在,破城的辦法並不少,左廂軍司的處境,也是分外糟糕,外無援應,內無糧草。
當年秦軍攻夏,來攻西涼的秦軍頓兵於西涼古城之下,那會兒,西夏人堅壁清野,連沿途的水井都堵了個遍,並將牛馬屍體扔進裡面,讓人無法飲用。
之外,還有甘沙諸處的援軍窺伺在側,其中最兇悍的便是白馬強鎮軍司的援兵,最終擊潰秦軍的,也正是他們。
但現在,西涼城就是一座孤城,別說什麼援軍了,連堅壁清野都沒來得及做,就已經被圍在了西涼城中。
所以說,只要有耐心和時間,西涼城必破。
但來到這裡的吐蕃人馬,圍城之說,對於明顯缺乏耐心和久戰之力的他們來說,卻並不合適。
方半儒到不愧是讀書人出身,見李匪皺著眉頭,並不言語,立時便明白了癥結所在,開口道:“不如多做安撫,以王爺的威名,還怕旁人不聽?若是有人……不妨殺一儆百。”
李匪不由揉了揉腦袋,“這他孃的,恁的憋悶。”
心中煩躁漸起,不過他到是突然記起,當初和趙家兄弟談論戰事之時,趙石兄弟好像說過,打仗無非就是四個字,膽大心細。
至於用什麼樣的手段,只要能贏了,便沒什麼好說的,成王敗寇,自古如是。
十餘萬大軍,只激戰三日,就沒了同心協力的意思,道理都跟他們講不清楚,讓人著實懊惱,這些吐蕃蠻子,真個不是東西,這個時候沒工夫跟他們太過計較,之後到要跟他們算一算後賬,真當老子是尊佛爺嗎?
想到這裡,心中暢快不少,也隱隱有了一些計較……
(第一更,求月票,求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西涼(五)
李大勇站在城頭上,把著垛口,縮著脖子,小心的向外觀瞧。
清晨的陽光照在西北乾硬的土地上,驅趕走晚間的寒涼,沒有風沙,晴空萬里,這是一個難得的好天氣。
這裡向來少雨,離著沙漠戈壁又近,一年當中,到有多半年都在漫天的風沙中度過,尤其是夏天,晚間的風冷的像刀子,而到了白日裡,卻是熱的好像蒸籠相仿。
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這句俗諺講的是一點也不假。
不過別看這裡荒涼的一塌糊塗,但自古以來,涼州府向來是西北兵家必爭之所在,這裡有著交通西域的商道,這裡也是從漢家長城到玉門關的交通要道。
這裡向來混亂,回鶻人,漢人,吐蕃人,吐谷渾等族雜居於此,民風彪悍狂野,大大小小的紛爭,從幾千年前就不曾停止過。
即便党項羌人佔據了這裡,一百多年來,在這邊黃沙遍佈的土地上,也不曾有一刻消停,而自從右廂朝順軍司駐軍於此以來,大大小小的戰事,就算是西涼城的老人兒也別想數的清……
李大勇是個漢人,出生在西北甘州,那裡是回鶻人的天下,漢人在那裡賤如豬狗,多數都是奴戶。
其實,從西涼到沙洲,各處的漢人要麼靠著党項人的支援,自成一體,與地方部族爭權奪利,要麼就都是旁人的奴隸,當年党項人崛起之後,這裡的漢人除了逃走的以外。多數被買賣到西域,成了異族的羊群。
留下來的。想要脫開悲慘低微的身份,出路其實只有一條。那就是給党項人打仗。
這裡的漢人的生存之道,無非就是搶就是奪,他們和中原的漢人其實已經完全不同,他們生下來,手裡拿著的就是刀子,也只有最強壯的人,最兇狠的人,才能在這荒涼蠻野之地,生存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