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4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前說得上話,就算有,他折匯自命英雄,就算死也抹不下那個臉來。
趙柱國到後,硬頂著?
那也不妥,趙柱國從來不是個心慈手軟之人,事實上,像當年大將軍吳寧那樣的大軍統帥,歷代數下來,也沒幾個,多數都是心腸剛硬,殺伐決斷的角色,而趙柱國,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這般想來,其實留給他的選擇也並不多了,最終還是在於一個隨機應變而已……
大丈夫能屈能伸,見面之後,見機行事便是,他趙柱國也是人,還真能將他吃了不成?
存著這樣的心思,折匯在見到趙石之後,做的都是中規中矩,讓人挑不出一點毛病來,臉上一直掛著不微不抗的笑意,姿態恭敬,卻又不過分的謙卑,平平常常,就像之前那些事故都不存在一般。
但就算如此,在見到趙石前呼後擁,威嚴畢露的情景之後,嫉妒和恨意還是難以抑制的湧上心頭……
(求月票,求贊。)(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不合
晚間,慶陽府大將軍駐蹕所在的廳堂之中燈火通明,但人卻只有三個……
酒菜已經擺好,也並沒有人在這個時候來打擾,誰都知道,三位大將軍在此聚飲,商量的可是正經的軍國大事。
很可能就在飲酒之間,能將這次出兵攻夏的各路兵馬的統兵人選定下來。
等到三人入席,所有伺候人等瞧瞧退下,趙石微微打量了一下折匯,兩人見面的次數正經不少,但卻沒有深談過一次,這些年,折家若有若無的敵意,他明白的很。
當年折家勢大,無非是嫉妒他一介寒門子,卻能得大將軍折木清賞識,甚至還有皇帝的寵信,那時種家已經衰落,楊感離開相位,魏王李玄道也已回京,再沒了統兵的機會,折家在軍中可謂是一家獨大。
即便是折木清離開西北延州,但大秦多數精銳,還是折家掌握之中,其實這也註定了景興一朝,折家會受到朝堂重臣,乃至於景興皇帝的忌憚,也是折家走下坡路的開始,盛極而衰嘛,此乃世間至理,也沒什麼好奇怪的。
果然,折家在景興一朝,雖然子弟在軍中多數履任要職,但再沒有誰能像大將軍折木清那般獨當一面了。
這也順便早就了趙石以及張培賢,杜山虎等在軍中的地位。
實際上,自從國武監建成以後,像折家這樣的將門,也就成了趙石天然的敵人,這些年來。不光是折家。軍中將門再沒有歷代那般重要的地位了。
像當年。一些將門子弟一旦從軍,多數就能居於眾人之上,才幹遜色一些的,也能弄個參軍的職位。
但現在可不成了,文武全才,家傳的本事?國武監中盡多這樣的人才,而且,他們視野更加開闊。同窗眾多,相互扶持之下,哪裡還有那些將門子的位置?
折家在軍中根深蒂固,還能勉力支撐,其他大大小小的將門,這些年也不知消失了多少,要麼送子弟入國武監求學,要麼棄武從文,大秦軍官的任免,其實在潛移默化之間。已經有了改變。
身為折家家主,折匯這個人略顯陰柔。如果非要劃分的話,這人屬於守舊一黨,他在潼關任職,便極力排擠過京軍出來的將領,對於趙石所立之國武監,也沒少了嗤之以鼻。
折家與趙石的間隙,實際上可以說是起始於意氣之爭,折家人看不上這個他這個寒門子,他也不願跟折家走的太近。
如此長久下來,到得如今,卻真真正正有了仇恨,有了權力上的糾纏爭奪。
但是現在,位置顛倒,大將軍趙石之權勢,已經穩穩壓住折家,就像如今,對著折匯,趙石已經不用太過顧忌折家怎麼樣怎麼樣,在軍中受到排擠的,也不會再是他的麾下舊部,折家人的日子,可要難過的多呢。
比起當年潼關時相見,折匯明顯已有了些老態,臉上也多出了些風霜之色,雖然身子看著依舊強壯,也還有著軍人特有的威嚴,但在趙石印象當中,這就是一位世家子,有些本事,但難堪大任……
瞄了一眼,趙石便收回了目光,這一次,以泰山壓頂之勢,攻伐西夏,若是此人明白今時不同往日,能本份行事也就罷了,若有爭功之舉,肆意妄為,折家……怕是要換一個家主了……
趙石心裡冷冷的想著,卻已經舉起酒盞,微微示意,“兩位將軍,皆乃我大秦軍中棟樑,今日我等三人,能相聚於此,實屬難得,來,我先敬兩位一杯,願我等能同心同德,共立功勳……”
折匯種遂兩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