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2部分,將血,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更言道,他本有意驅黑水城党項餘孽往北投契丹,以做來日與西遼開戰之藉口,卻為王覽等所壞云云。
大將爭功,屢見不鮮的事情。
不痛不癢,卻又恰到好處,顯然不是木華黎的風格。
在趙石看來,這封奏疏,很有意思,他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中書那些大人們看到這個,臉上故作深沉,心裡卻樂開了花的樣子。
王覽和木華黎都是趙石心腹將領,這次卻鬧起了不和,正合朝廷用人之道,不是嗎?
趙石甚至不用猜,就能知道,這事肯定不是木華黎自己的手筆,他就算有那個智慧,也不會對漢人官場瞭解的這麼通透。
所以,不是李刑就是李之問的提議,肯定不會錯。
由此也就清楚了,對西遼的戰事,將是趙石回到長安之後必定會被皇帝陛下問起的事情之一。
此時,趙石在想,黑水城的戰報,雖然還沒有來到京師,但想來在王覽和李池勳兩部的合力圍剿之下,又有木華黎虎視眈眈,黑水城,應該已是大秦囊中之物了。
這樣一來,從中部草原,到西邊的玉門關,再到西北的黑水城一線,大秦開始全面和西遼接壤。
這一戰其實已是不可避免,而且,不用怎麼動用大秦的軍力,就能突破西遼,直面西域諸國,這樣的好事,卻還要想著怎麼勸服皇帝陛下和朝廷上的那些大臣們。
趙石想到這裡也不由微微一嘆,中原啊……
而戰報到來之後,樞密院和兵部的一些文書也轉了過來。
張承和種燧以及成巒的親筆書信,都陸續到達。
趙石瞅了瞅,數張承最為急切,原因不用問了,除了他從李承乾手裡接過建立新軍的事情之外,就是樞密使一職的歸屬了。
顯然,種燧和成巒也都各有心思,而且,種燧是張承最為強勁的對手。
其實,如果此時還是景興年間的話,這事輪不到他們兩個糾纏,因為他們在朝堂上的根基,還是有些淺薄,尤其是張承。
而更為合適的人選,在朝中也非是一個兩個。
最可能的,則是張培賢回京,順勢成為樞密使……
但……這卻是成武年間,一個大秦最劇烈的變動時節。
一大批正值壯年,精力旺盛,才幹非凡的官員,在這個時節紛紛履任要職,老朽者,正在快速的被排擠出去。
所以,樞密使這樣的職位,兩位四十出頭,野心勃勃,又有大功在身的樞密副使,也就成了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當然,如果趙石有意的話,樞密使之位,也輪不到他們。
無論是皇帝陛下的寵信,在朝堂之上的根基,甚或是軍功,在軍中的威望等等,兩人都難以與趙石相比。
但趙石無意於樞密使之位,他們卻都清楚的很,不然的話,當初也不會是李承乾撿了這個便宜。
如今李承乾黯然離位,本來想著還要等上幾年,應該能在這幾年當中站穩腳跟的張承,終於著急了起來……
而既然有了這樣的機會,種燧和成巒又怎麼會客氣呢。
這麼一來,趙石的表態就非常重要了。
趙石最不想看到的一個局面,這個時候還是擺在了他的面前……
(昨天缺更,不好意思,有人請客喝酒,只要弄了張請假條用了,一百積分,很讓人心疼啊,而且,這個月的作家積分還沒到賬,不知道是怎麼個規則,是不是再用,阿草就退到等級二級去了?
有知道的嗎,給阿草解惑一下?)(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怪事
七月,秋風漸起。
一行車馬行在去往長安的官道之上。
這裡離長安已經只有二十餘里,正經的京兆地面。
嗯,京兆已算是之前的稱呼了,現在的稱呼是長安府治下。
秋收季節到了,道路兩邊的田地裡,金黃的麥子在搖曳,農人們在田地中忙碌。
車隊不大,隨從不過十幾人,四輛馬車。
護衛們都換上了官服,但晉國公的儀仗沒打出來,不過這點人手,也不用想著能打出儀仗了。
車馬行的不快,不過趙石呆在馬車裡,還是有點氣悶,他這樣的身板,除非皇家御駕,不然尋常的車駕,塞在裡面都不會舒服。
而且,這幾年大秦從來沒停止過修整道路,到長安的官道也越修越是寬敞平坦,但馬車這東西,從來不會真的那麼平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