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養生就是養氣血,中國必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圓肉、20克的芡實和100克的糯米,外加15克酸棗仁,一起煮成粥,吃的時候用蜂蜜來調味。每天早上當早餐,吃上一個月。說一千道一萬,耳穴也好、藥膳也罷,都是生活的輔助品,如果你一邊貼著耳貼、吃著藥膳,一邊還死活不肯放下心來,糾結在死衚衕裡,那就算是太上老君的靈丹也無法讓你身心安寧。有時候,想開一點,不要去想太多昨天和明天的事,過好今天,過好當下,就算是擁有大智慧了!

txt小說上傳分享

心慌、頭暈的時候按摩勞宮穴,讓心“回家”養養神

“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精;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蕩而不收”。——《黃帝內經?靈樞?本神》

驕陽似火的六月,是莘莘學子和老師們最緊張又翹首以待的日子。一位特級女教師神情憂慮地找到我,說這段時間心情很煩躁,睡不好覺,吃不好飯,胸口發悶。好幾次在教室裡心跳很嚴重,把學生都給嚇著了。去醫院做心電圖,說是心肌缺血。我給她看了看,舌淡苔白,脈細緩,很典型的心脾兩虛症狀。《黃帝內經》中說:“心痺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幹善噫,厥氣上則恐”。意思是說,心痺的人,血脈不通,容易心煩,氣喘,咽喉乾燥。中醫沒有明確的“心悸”一說,但這裡的心痺與心悸症狀大同小異。引起心痺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離不開心,心情鬱悶,心失所養,心氣不足,都會導致心痺。這位女教師幾十年來嘔心瀝血,誨人不倦,難免心失所養,積下一身的疾患。現在到了更年期,氣血大調整,氣血的不足就會非常明顯地顯現出來,表現出各種疾病症狀。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是以前積累下來的,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再加上學生們面臨高考,心情緊張,思慮過多,出現失眠、心煩意亂等情況就太正常不過了。前面說過,心包經是代替心臟主持問題的,心的問題首先就找心包經。《黃帝內經?靈樞?邪客》中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髒堅固,邪勿能容也。……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意思是說心臟受邪,問題都由心包經來承受。在心包經上有一個穴位叫勞宮穴,有人將勞宮稱做心臟休息的宮殿,確實是簡單明確地概括了這一含義。人工作了一天,最想做的事就是回家好好休息。心臟也是這樣,日日夜夜不停地運送血液,時間久了也會疲勞,這時候,就應該讓它好好休息。所以,古代醫家一直將勞宮穴的主治症狀放在神志病以及心病方面,是臨床解決神志疾病的常用穴、特效穴。而且,勞宮穴是十二滎穴之一,《難經?六十八難》說:“滎主身熱”。意思是說滎穴是最能清熱的。女性心悸、心煩總的來說是陰血缺失,心火上炎所致,所以在治療上一定要補充心血、清瀉火熱、開竅醒神,而勞宮穴就囊括了這三項功能,可以說是鐵人三項的全能冠軍。勞宮穴有很好的補充心血、清瀉火熱、開竅醒神功效,可以說是鐵人三項的全能冠軍。現在很多人都知道這個穴位的作用,如很多老人會在手裡拿兩個核桃轉來轉去,刺激勞宮穴;有些白領也知道,在工作疲勞的時候刺激幾分鐘勞宮穴,提神醒腦……其實,這些都是利用勞宮穴清心火、洩煩熱、補心血的作用。勞宮穴在手心,位置很好找,將手握拳,中指尖所指向的位置就是了。見下圖。心包經的工作時間是19~21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電視黃金檔,這時候最好停下所有的工作,和家人一起看看電視,一邊看一邊按摩勞宮穴,刺激10分鐘是最好的。如果用手覺得很累的話,也可以找個鈍一點的硬物,如筷子、筆頭,但一定不要傷到手。如果這段時間實在抽不開身的話,其他的時間想起來按摩一下,效果也是不錯的,只不過打個折扣而已。症狀輕的患者,堅持按摩這個穴位兩個月就可以見到效果。但女教師由於工作勞累,用腦過度,還存在脾氣虛弱的現象,所以我又額外給她開了一劑歸脾丸,以增強脾臟的功能,促進消化,保證營養的供給。心主神明,是人的情感最主要的管理者,而情感也是人在日常生活中想得最多的一件事。幾乎所有的養生書都會告誡人們,少動心,保持心境平和。道理誰都知道,可要想做到,對於塵世之人來說幾乎是天方夜譚。每天晚上回到家裡,好好地按摩一下勞宮穴,就好像為心臟開啟了一盞“心燈”,胡思亂想了一天之後,在這溫暖的“燈光”之下好好休息一番,又何愁心臟會受到傷害,會因為疲憊、驚恐、緊張或者其他情緒而跳動不停,消極怠工呢?

90%的頭暈症狀都可以從肝上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甜妻:厲先生的私寵

秋二月

罌粟妖妃

笑傲網路

炮灰npc成了全員白月光

枕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