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西聖地,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依據的話,那麼你們對這一帶的勘探仍然是一個空想。我早說過黑油山地下的原油已隨一百多萬年前的地殼變動運移地面,這些自溢泉不過是些殘餘油流,這裡的地下原油只剩下一杯水了。”
為自己“一杯水”的生動比喻感到有些得意的米基爾提高嗓門說:“一杯水,懂嘛!”接著他指向遠方說:“獨山子以北新近發現的卡因轄克構造才是你們石油勘探開發的希望。”
廖凌雲也用俄語對米基爾肯定地說:“米基爾先生,黑油山正處在準噶爾盆地古斜背的東南方向,又恰好是位於東南方向的最高部位,在這樣的高位,黑油山的這些自溢泉連續自噴一百多萬年,恰恰是最有說服力的勘探油苗,說明這地下不是‘一杯水’,而是一片油海。”
米基爾晃著頭說:“照我們蘇聯巴庫油田的石油理論講,黑油山以南是一個背斜地帶,它是控制油藏生長的。”
廖凌雲溫雅卻堅定地說:“米基爾先生,而您恰恰忽視了黑油山的特殊構造,它有明顯不受背斜控制的特點,您不要忘了,這是在中國的準噶爾盆地。”米基爾有些惱怒地說:“你也不要忘了,我是蘇方專家組組長。”
站在一旁的曾浩不忿地說:“米基爾先生,在石油地質科學麵前我們是平等的。”米基爾側目而視,冷冷地說:“你是剛從學校出來的大學生吧,你淺薄的常識還沒有資格跟我對話。”曾浩接住米基爾的目光,說:“沒錯,在石油地質學方面,我永遠是你的學生,但這並不妨礙我與您進行平等的學術交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