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陳仲方!”王掛一臉與有榮焉的引薦道:“仲方,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張安道公!”
“下官拜見張相公!”陳恪只好薦次見禮,對方如今是以三司使行知益州府、提點兩“軍務,自然當得起相公的稱呼。
“好好好,狀牙廊不必多禮…張方平一臉親切的扶起他道:“老夫是久聞大名、如雷灌耳了。咱們神交已久,還是以兄弟相稱吧。”
“張公折殺下官了。”陳恪這話的意思是,那就不稱你為相公。但再隨便就太過分了。身在官場,就得說假空虛的官話,這叫他心裡無比彆扭。
“咱們進去說。”張方平一手拉著陳恪,一手拉著王佳,親熱的把他們迎進府去。
僕役上了茶,端上點心,張方平朝陳恪笑道:“去歲蘇老泉帶他兩個小子去見我,據說你也到了成都,卻躲著不見我,你說該是不該?”
“確實不該,“陳恪歉意笑道:“不過張公公務繁忙,下官是怕人太多,你會不勝其煩。”…;
“這不是實話啊。”張方平有中原男兒的爽朗性格,放聲笑道:“你是因我跟你老師不和,擔心吃臉色,所以才躲著我,對不對?”
“絕無此事:“儘管被說重了,陳恪也不能承認啊。遂搖頭道:“張公雅量高致,怎會為難個後輩呢。”
“哈哈哈,真會說話。”張方平笑道:“聽說你是先默寫了十萬字,才得以參加會試,果有此事?”
“不堪回首。”陳恪苦笑道:“但確實如此。”
“王介甫那小子,總是目無餘子,你能挺過去,也叫他知道,什麼叫,人外有人”張方平笑得十分開心,豎起大拇指讚道:“厲害,厲害!”
“還是比不上張公啊。”陳恪苦笑道:“我十年時間才背過十萬字,王公卻只用十天就能背過,三史”米粒之光豈敢與皓月爭輝?”
這馬屁拍得張方平渾身舒坦,笑得臉都開了花。因為若論聰明強記,他絕對是大宋朝第一人,多少神童、天才,在他這隻有吃灰的份兒:
據說他夠能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年輕時曾經向人借,三史”十天即歸還,裡邊的每一句話都能牢牢記住……三史,是《史記》、《漢書》、《後漢書》,僅一本《史記》就五十多萬字,他能十天全都背過,你上哪講理去?
“我那是家裡太窮,想讀書只能去借,才不得不全都背過。”張方平笑道:“說來可笑,後來做官買回來的書,看了卻不能盡記,反倒是當年借的書,全都記得清清楚楚。你說可笑不可笑:”
他在這兒一個勁兒的講古,那邊陳恪和王佳,都流露出無奈之色。這真是急驚風遇著慢郎中,他們是滿心的焦急,火燒火燎的趕到這雅安城,誰知這位蜀中最高軍政長官,卻一點都不著急。
子僅是嘴上不急,看看雅安城商賈雲集、一點戒備也沒有的平靜蘋象,就知他是真不急:
“安道公,據小弟所知,朝廷命鈴轄司封鎖通往大理的商道。”王琺終於忍不住問道:“為何看起來,邊貿並未受影響?”
“哈哈…張方平卻不以為意的笑道:“關閉商路,只會給商人們帶來巨大損失,還會帶來不必要的恐慌,讓人趁機得利,好處卻一點沒有:所以,將在外、君命有
所不受啦。”宋朝的大臣就是這樣牛氣。遇到張方平這樣的能吏,自然是社稷之福了。但就怕有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亂來。
因為媳婦疑似發動,結果雞飛狗跳了倆小時,把計劃全打亂了了下一章明早發吧,可伶可俐我這個時刻風聲鶴唳的傢伙吧。
未完待續 如果你喜歡這部作品 歡迎來◤小說◢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作者最大的動力!
第二八一章 大理國 (上) (補上昨天第四更)
“可是,怎麼有傳聞說,儂智高已經率軍渡河,進入我大宋地界了。”王珪面現憂色道。
“這個我也聽說了。”張方平點點頭道:“因此今日請來了,首先報告這一訊息的邛部川頭人詢問。待會兒我要請他吃飯,二位欽差不嫌棄,不妨也一起出席?”
“那感情好。”
“不過到時候,一切看老夫的眼色。”張方平狡黠一笑道。
“拭目以待!”王珪笑道。
~~~~~~~~~~~~~~~~~~~~~
待三人轉到正堂,便見五個黑布裹頭,穿黑色短衣,左衽赤腳、麵皮黝黑的中年人,正坐在椅子上,裝模作樣的喝茶。
一看到張方平來了,五人趕緊起身行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