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用生硬的漢話向他問好。
張方平為他們引見,告訴王珪和陳恪,這五位是黎州、雅州邛部川的土官,但對那些頭人,只說他倆是朝廷派來的欽差,並沒提起他們要出使大理這茬。
這時候,老軍上來稟報,已經可以開席,張方平便請眾人分主賓就坐。
雖然是同桌吃飯,但菜餚涇渭分明,王珪、陳恪面前,擺得是精緻的酒菜,而一干土官對珍饈佳餚不感冒,每人面前擺著一條羊腿,一條狗腿,還有一隻肥肥的豬蹄膀。酒也不用杯,每人面前是一隻斗大的酒罈,裡面是軍隊喝得濁酒。
一眾土司亦不用筷子。便就手抓著條腿。甩頭撕下一條油滋滋的大肉,另一手拎著酒罈子,咕嘟嘟喝下一口,大口吃肉、大口喝酒,很快就忘乎所以、醜態百出。
他們這副餓鬼投胎似的吃相,看得王珪暗暗皺眉,心中不禁埋怨張方平,讓我們和這樣一幫人吃飯,不是折磨我們麼、
陳恪卻神態自若,還和那些頭人主動攀談。問些無傷大雅的風物人情,不一會兒就混熟了。
張方平一直在勸酒,待那些頭人打個飽嗝,醉眼迷離了。才開始正題道:“這次相煩諸位前來,是因為你們提供的情報很及時、也很重要,但是太過簡略,本官沒法上報朝廷,故而請諸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幫老夫把這份上奏完善好,”說著呵呵一笑道:“當然,少不了為你們請功!”
五個頭人已經喝得醉醺醺訊,聽說要請功。登時眼冒鸀光,你一言我一語,唯恐被別人搶了先。
但聽他們的描述,前後矛盾、破綻百出,王珪和陳恪都皺起眉頭來……有人說,儂智高的部隊有三五千,有人說是三五萬,還有說是幾十萬。有人說他已經在黎州,有人卻說還沒渡河。有人能把儂智高的相貌都描述出來,有人卻連儂智高是哪個族的也弄不清楚……
總之是雲山霧罩、不著邊際。但張方平不但照單全收,還一臉感激道:“你們提供的情報太重要了,我整理一下,馬上加急發往朝廷!”
這會兒工夫,幾個頭人又幾罈子酒下肚。醉得快要睡過去,卻還沒忘了賞賜。噴著酒氣,呲著大板牙道:“今年春荒,族人們快要餓、嗝,餓死了……”
“沒問題。”張方平豪爽的一揮手道:“三天後,有一批軍糧運到,全給你們了!”
頭人們歡呼起來,爭相感謝張相公的慷慨。
“你們回去再回來,實在太麻煩了。”張方平好人做到底道:“不如在這兒小住幾天,本官好酒好肉管夠,你們只消派人回去,叫丁壯來運糧就是了。”…;
“好的好的。”頭人們巴不得在雅安城多享受幾天呢,自然無不應允。
~~~~~~~~~~~~~~~~~~~~~~~~~~~~~~
等這些醉醺醺的頭人被扶下去,張方平請王珪二人後廳用茶。
一坐下,王珪就忍不住道:“安道公,對那些蕃夷,至於那麼奉承麼?”
“呵呵……”張方平捻鬚笑道:“邛部川的蕃夷很特殊的。”
“怎麼個特殊法?”
“所謂‘邛部川’,是指是生活在雅州以南十萬大山中的邛部蕃人,他們也是諸部蕃夷中最為強悍的。經常阻斷商路,做些‘要想過此路、留下買路財’的營生。但因為當初朝廷在平定蜀中後,沒有一鼓作氣舀下大理,如今想消滅他們已經不可能……一旦大軍來剿,他們便躲入大理國境內,等到風聲一過再回來,你根本抓不著他們。”
“所以官府不得懷柔羈縻、賜其錢糧、授其官職、稍稍約束。況且朝廷也需要他們來監視大理……”因為對唐朝的教訓矯枉過正,朝廷對大理一直保持警惕,所以地方官利用能夠隨意出入大理境內的邛部川蕃人,作為他們收集大理軍事情報的重要來源。
便聽張方平解釋道:“可是邛部川卻不單純為大宋服務,他們同時也為大理所用,常充當大理國的使臣,取道西蜀向宋進貢,還幫助大理呈書遞信,代大理請求冊封。可以說,他們就是兩頭吮吸的諜探。如此一來,他們的可靠性就大大成疑了,一旦他們提供的情報不屬實,無論對宋朝還是對大理國的決策者,都會造成嚴重的誤判。”
“所以張公要把他們叫來,親自問問。”王珪明白了:“為何要先喝了酒再問?”
“酒後才能吐真言吶。”張方平笑道:“別看他們外表粗豪,實際上一個個狡詐多端,你要是聽他們清醒時的鬼話連篇,非得被拐到九霄雲外不可。”
“喝醉了就會說真話麼?”王珪是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