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滿朝公卿,別看現在一個個一本正經,其實哪個年輕時候,都是走馬章臺,眠花宿柳的煙花行首。…;
~~~~~~~~~~~~~~~~~~~~~~~~~~~~~
**女們告辭後,看熱鬧的人也走了,長亭外、古道邊,頓時安靜不少。
陳恪望著前來送別的同年,只見五郎一臉的鬱悶,他十分想跟著去,但岳家那邊已經定下了婚期,所以陳恪勒令他留下成婚。並嚇唬他說,過了這村兒沒這店兒,當心打一輩子光棍。
威脅奏效,五郎果然十分擔心,卻依然堅持,哪怕打光棍也要去保護他。陳恪有些感動,但當然不能害了弟弟,便告訴他玄玉和尚會加入,五郎才放了心。
四郎則跟著陳恪走,他冷靜的頭腦,機敏的判斷,其實與呂惠卿有些重疊,但兩人的用向不同。
新科進士及第後,朝廷會放一年的假,讓他們回家處理個人事務,或者到處玩玩放鬆放鬆,一年過後再回京城報道。所以四郎也不用跟朝廷打報告,只消跟著陳恪他們往家走,半路上再加入就成了。
和同年們話別之後,禮部的送行儀式開始了。當稍顯冗長的儀式結束後,陳恪看到小王爺趙宗績,出現在長亭下。他一手提著一個大大的食盒道:“七天的兩,從上往下吃。上層的是易壞的,越往下層的,就是越耐久存的。”說著壓低聲道:“湘兒從昨晚一直做到今晨,忙了整個通宵,你可不能浪費了,更不能給別人吃。”
陳恪點點頭,親手把兩個食盒放到車上,出發的時間到了。他朝趙宗績抱拳道:“多保重。”又朝眾人抱拳道:“多保重!”說完便拿過侍衛手中的韁繩,翻身上馬。
在眾人的注視下,他跟著隊伍越走越遠,直到誰也看不到誰。陳恪正有些悵然若失,忽聽到有琴聲響起,天籟般的歌聲從道邊青丘上傳來: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多情自古傷離別。更哪堪、冷落清秋節。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同樣的一首詞,前面花魁們所唱的,是獻給柳三變的,後面這首卻是獻給陳恪的。
【本卷終】
分割
困死了,頂不住了,三更求月票啊……今天不算加更。。
第二八零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 (上)
儘管晚上路幾天,但使團享有最高等級的驛傳待遇,一路上都有快馬打前站,到驛吃飯,每日換馬,在大宋朝寬闊平坦的官道上,最快日行二百里。
七天後,他們便趕上了風塵僕僕的蘇氏父子。蘇洵手裡也有兵部開具的驛券,但從出京的驛站領了三頭騾子後,就沒人給他們換過,緊趕慢趕,把畜生累得尥蹶子,還是讓陳恪趕上了。
陳恪讓人撥出三匹馬來,把三人捎上,一路上三蘇心情沉重,少言寡語,只管悶頭趕路。
越秦嶺、穿劍閣,跋山涉水幾千裡,到了三月底,才終於抵達成都城下。要不怎麼說出使是苦差事呢,實在太考驗人的身體和意志了。
到了成都,也到了王珪的家鄉,他一來實在是需要休息,二來想回家看看,三來也照顧一下陳恪,遂主動提出休整三日。
陳恪便跟岳丈妻舅先行一步,呂惠卿、曾布等人則留下來休整,在花重錦官城的成都遊玩,三天後再出發與陳恪匯合。
一天後的清晨,薄霧籠罩著眉山城,陳恪與蘇家父子所乘的官船,悄然抵達了碼頭。因為他們來得實在太快,以至於當地官府和鄉紳還矇在鼓裡,所以沒有出現萬人空巷的歡迎場面。
但來碼頭上進貨的商販,還是認出了生於斯長於斯的蘇老泉。
“啊呀,這不是蘇老爺……”商販們登時驚喜莫名,上來大禮參拜。金榜傳臚的同時,禮部也將喜報快馬加鞭送到諸位新科進士的家鄉,眉州上下都知道,蘇老泉兒婿三人全部高中。他的女婿甚至中了今科狀元。
這可是國朝全川四路頭一個狀元啊!
如此盛事自然全川與有榮焉,這些天。各處衙門、各州大戶都來眉山道賀,眉山人更是深感殊榮。但大街上沒有歡慶時必扎的綵樓燈籠。反而掛著白幡、挽幛……
蘇洵一下船,就看到一面挽幛上寫道:‘桃李芬芳、德澤天下’,登時兩腳一軟,抓住一人問道:“我渾家……”
“蘇老爺節哀……”
“唉喲……”最後一線希望破滅,蘇洵就像被大錘擊中,兩眼一黑,便不省人事了。
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