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嗚呼了。(聖堂lvex。)他對宋王朝唯一的貢獻,就是生了宋神宗吧。可惜的是,那正是宋朝亡國的罪魁禍首。更別提,神宗的兩個兒子,哲宗和徽宗了……
說北宋是被這祖孫三代四位皇帝折騰死的,一點都不誇大,橫豎不能更糟糕了,為何不換一個皇帝試試呢?
~~~~~~~~~~~~~~~~~~~~~~~~~~~~~~~
陳恪厭惡趙宗實,只要一想到要捧這個人的臭腳,他就覺得噁心。而且他在京裡的幾番作為,也徹底得罪了趙宗實一家,將來等他當上皇帝,自己肯定逃不脫悲慘的結局。
現在看來,要想下半生安然無憂,光考中進士是不夠的,還得讓趙宗實當不上皇帝。
在陳恪看來,這皇位也並非趙宗實莫屬,至少目前這個時期,官家並沒有傳位給他的意圖。
既然如此,何不幫幫好兄弟趙宗績,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誰說那頂皇冠,就落不到他頭上?何況趙宗實的處境,比他還要糟糕……宋朝不殺士大夫,只要陳恪考上進士,總能保住性命。
卻沒有不殺宗室的祖訓。
這是一筆風險投資,在舔趙宗實屁眼和鋌而走險之間,陳恪一定會選擇後者。
但只要是投資,就會有失敗。一旦失敗了,可能在大宋朝,就沒有他的容身之處,所以陳恪要用另外的五十萬貫,為自己的家族,經營一條退路………;
三天後的黃昏,陳恪和宋端平,穿直裰、戴幞頭,拎著禮物,一身正式的出了門。到大街上,叫了兩輛人力車……這時的人力車,跟後世的黃車沒甚區別……坐在車上一路向東,往太平橋方向去了。
金秋時節、滿城菊花香醉人,太平橋一帶熙熙攘揍,各種好聽的叫賣聲音比賽似地此起彼伏,還夾雜著小孩子追逐打鬧、捉迷藏、放爆竹的嬉笑聲。(《》lvex。)顯然,市面已經從災難中恢復過來,重又變得生機勃勃了。
人力車在太平橋左近的街道停下,陳恪和宋端平下來,往裡走了兩步,便發現這些與別處的不同……街面上要安靜很多,店鋪整潔有序,多懸掛著藍白條紋的橫幅,還有就是隨處可見的‘翻葉’圖形。
大街上往來的行人,儘管身穿著直裰、道袍之類的漢服,但多是高鼻深目捲毛,頭上都戴著一頂青藍色的小帽。
這裡正是太祖皇帝劃給一賜樂業人的聚居區,藍帽街。
儘管保留著他們獨特的烙印,但一賜樂業人已在汴京生活了百年,亦十分努力的融入大宋的環境,他們穿著大宋的服裝,說著漢語、用著漢字,所以走進這個猶太人的小天地,陳恪幾個沒有半分違和感。
對於幾個漢人走進來,猶太人們自是習以為常,不會大驚小怪。不過陳恪身材高大醒目,很快就引起了個崑崙奴的注意。
那崑崙奴快步走過來,朝陳恪深深一躬,操著生硬的漢話道:“請問大官人是否姓陳?”
“不錯。”陳恪點點頭:“你怎知我姓陳?”
“我家主人姓白。”崑崙奴恭聲道:“說大官人高人一頭,故而貿然上前一問。”
“可是東都交子鋪的白掌櫃?”陳恪笑笑道。
“正是。”崑崙奴便領著陳恪兩個,往巷子裡一座體面的住宅走去。
~~~~~~~~~~~~~~~~~~~~~~~~~~~~~~~
白雅銘的住處,是一座典型的中式住宅,此刻張燈結綵、賓客盈門。
聽說陳恪到來,白雅銘親迎到門口,陳恪笑著抱拳道:“恭喜白兄喜得貴子。”
“多謝多謝,”白雅銘一臉喜氣洋洋的唱喏道:“三郎和宋老弟能來,寒舍蓬蓽生輝,快快裡面請。”
帶著他倆往裡走的空兒,白雅銘小聲道:“今天我們的拉比和利韋都在,儀式過後,他們答應和你談談。”
“白兄費心了。”陳恪微微一笑道:“現在,還是讓我們專心,為白家的小男子漢祈福吧。”
白雅銘開心的笑了,伸手相讓道:“請!”
進去大廳,還是純中式的擺設,但到了內裡的堂中,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只見地上鋪著厚厚的大地毯,客人席地而坐,面前擺著矮几,几上有葡萄、石榴等數樣水果,但只提供用陶罐盛的清水。
前來觀禮的客人很多,安排陳恪和宋端平坐下,白雅銘把自己的弟弟叫來,讓他好生陪著二位貴客,便告罪去招呼別人了。
白雅銘的弟弟叫白易居,十六七歲的的樣子,有著烏黑濃密的捲毛,和一雙靈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