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0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以前也以為是如此,但直到最近拜讀了全書,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武經總要》高屋建瓴,見識高遠。對導致大宋軍力疲軟的問題,全都一針見血,並有十分妥當的應對之法。”
“譬如,國初以來,為防止地方割據,將帥專權,將將帥的統兵權和作戰計劃的制定權,都收歸皇帝直接制轄。但矯枉過正。結果弄得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導致仗仗失利。節節敗退。”陳恪頓一下道:“而《武經總要》中則重新重視和強呼叫兵‘貴知變’、‘不以冥冥決事’的思想,這是我漢家軍隊千年來戰無不勝的法寶,也是一改我朝屢戰不勝的良方。相公真灼見也!”
“還有,相公沒有像那些文人一樣,將戰爭視作簡單的兵力比拼,以為誰的兵多誰就會勝。他們完全不懂得士兵的訓練和士氣,將領的指揮和計謀,才是克敵制勝值房。相公卻明確指出,兵不在多在精,將不在勇而在謀。主張‘兵用人,貴隨其長短用之’。注重軍隊的訓練,認為並沒有膽怯計程車兵和疲惰的戰馬,只是因訓練不嚴而使其然……”
聽陳恪侃侃而談,曾公亮的新潮不知怎地,就澎湃了。他彷彿回到了二十多年前,那時候,貌似強大的大宋朝。被世代稱臣、起自彈丸之地的李元昊,打得落花流水、潰不成軍。那種挫敗感、羞恥感,深深刺痛了每一個人……
那是前所未有的慘敗啊,如果敗在遼國人的手下,人們的心裡還能舒服些。畢竟那是一直強於我們的敵人。可就連遼國,都沒將宋朝打成那個屁滾尿流的鬼樣子。這讓所有人都陷入了反思。才知道大宋已經墮落成什麼樣子。再不振作的話,真的要亡國滅種了。
所以官家頂住壓力,發誓要改革,所以范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這一干天下英才,賭上自己的全部,發動了那場轟轟烈烈的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