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4部分,一品江山,抵制日貨,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多城,在該城發現了大量阿拉伯文的古希臘著作。他們才知道自己傳說中的祖先,竟是如此偉大。居然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擁有了如此偉大的思想!表述這些思想的著作不僅被異教徒翻譯成為阿拉伯文字,而且幫助阿拉伯人創造瞭如此富足的財富。

於是他們在托萊多城開辦翻譯學校,吸引大批歐洲學者來校學習,並將阿拉伯文的著作,翻譯歐洲文字。由於他們的工作,亞里斯多德、托勒密、歐幾里得這些早被歷史淹沒的先賢,才再次出現在中世紀的歐洲,直接從根本上衝擊了教會的神學統治基礎。

什麼是文藝復興,就是復興希臘文化。希臘文化從哪來的?從阿拉伯文翻譯回來的……

陳恪既然來到這個世界,自然不會讓歐洲人獨美,何況他也正趕上了好時候。一來野蠻的塞爾柱人佔領了阿拉伯。強力推行蘇菲主義。非但不再贊助這些自由的學術活動,反而將那些來自異教徒的思想視為毒害。打壓和排斥廣大學者。

二來,也因為塞爾柱人瘋狂的迫害基督徒,禁止他們到耶路撒冷朝聖,導致基督教世界和阿拉伯世界尖銳對立,雙方已經在海上打成一片。歐洲人切斷了阿拉伯人的商路,並叫囂著要組成遠征軍,光復聖城耶路撒冷。

依靠商業興旺阿拉伯人,生活水平大不如前,整個國家都在整軍備戰,那些從事翻譯和學術工作的人,自然更加不受重視。許多世代生活優渥的學者,不得不走出智慧宮、翻譯館,從事抄寫記賬等瑣碎的工作,以求養家餬口。

這正好給了阿齊茲招攬人才的機會,加上大宋本就是世界的文明中心,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在優厚條件的誘惑下,那些處於失業狀態的學者,幾乎沒有不心動的。這批來的四五十人,只是來打探情況的先頭部隊,若汴京城真如傳說中那樣,是文化人的天堂,還會有數以十倍、幾十倍的學者陸續跟進。

~~~~~~~~~~~~~~~~~~~~~~~~~~~~

但說實在的,這些阿拉伯人來的不是時候,此刻的汴京城暗湧潛伏,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陳恪,想要把他攆出汴京城去。一下子來了這麼多異族人,對他絕對是很大的風險。

但他不能把他們安置在廣州或者泉州了事,那樣固然安全,卻會寒了這些知識分子的心。又如何指望他們,能全心全意工作,為華夏文明提供再次騰飛的豐富養分?

所以陳恪提前數月,便向官家上奏此事,說自己在廣西時,遇到了阿拉伯商人。他們對他說,黑衣大食境內,正處在戰亂之中。一批走投無路的知識分子,希望能得到大宋的庇護。

而且他們也不是白來的,會將大秦、波斯、大食、天竺、埃及的經典書籍,獻給大宋皇帝陛下。

有外邦人願意不遠萬里歸附,大大滿足了天朝上國的虛榮心,以仁慈著稱的官家自然不會拒絕。而大宋朝計程車大夫們,對武人專政,迫害士人有著切齒的痛恨,在不產生麻煩的前提下,他們也不介意收留這些‘外國讀書人’。

至於陳恪所說的‘經典書籍’,大宋君臣倒沒放在心上。沒辦法,中國之外皆蠻夷的思想根深蒂固。士大夫們對蠻夷的書籍,充其量只是好奇……想不到蠻夷也能寫書啊!卻不會有多少興趣。

所以陳恪成功為他們申請到了四百人的永久居留權,但沒有申請到哪怕一個虛職,或者榮譽稱號。歸根結底,朝廷只把他們看成,一賜樂業人那樣的難民而已。想要贏得大宋的尊敬,還得靠他們自己。

於是問題出現了……阿齊茲那廝,為了把這些學者拐騙到大宋,不知開了多少空頭支票。他說大宋朝無比尊重讀書人,只有學者才能當官。不想當官的學者,更會受到全社會的敬仰云云。

結果這幫人各個懷著來當貴族的心態到了汴京城,誰知沒有想象中的盛大迎接,也沒有任何官方的優待,還這麼天寒地凍,許多人便不高興了。

對此,阿齊茲不屑一顧道:“不要理這幫傢伙,來了由不得他們,想回去可以,自己下海游去吧。”

指望這種沒節操的國際騙子,就是這種結果,陳恪深感無奈。他當然不能聽這廝的餿主意。

但現在這微妙的形勢下,他也無法為他們爭取什麼,只能儘自己所能,給他們想要的尊重。

他先包下了汴京城最好的兩家客棧,將這些人安頓下來,然後用半生不熟的阿拉伯文,與他們誠摯懇談。告訴他們阿齊茲所說的不假,但那是獲得了大宋朝文化認同的學者,才會得到的待遇。而大宋和大食相隔萬里,何等遙遠,對你們的文化一無所知,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