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五章 清明茶 (2),燒烤王妃,一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語嫣.穹隆綺夢》第一百零五章 清明茶 (2)
胡曉輝道:“劉湘並不是民國時期唯一想開挖石達開寶藏的國民黨高層。據,蔣介石也曾打過石達開寶藏的主意。在1942年,蔣介石密令戴笠帶人繼續挖掘石達開藏寶窖。可是當戴笠帶兵到達紫打地(安順場)的藏寶窖時,那裡的地貌因為山洪引發的泥石流發生了改變,戴笠等人無從下手。蔣介石得知後,只能放棄這一打算。”
李佳道:“除了紫打地,還有一個地點據是在山王坪。當地流傳著只要找到‘太平山’,就能找到藏寶洞的傳。石達開有一位心愛的妃子,她死後,石達開經過精心選擇,將她葬于山王坪東南部中心地帶——鐵廠坪的東北面。鐵廠坪東北面是一座獨立的高山平地,它東、西、北三面環山,西面還有一向下的陡坡,除了平壩上沒有長樹木,只是一片草地外,四周都是濃密的原始森林。這裡的地形也很奇特,就像一把‘太師椅’:整塊龍骨石構成了弧形的椅背,平壩則是椅座,可謂是一個修建墳墓的好地方。石達開於是決定將愛妃的墳墓修建在這個風景秀麗的地方。為了以後方便尋找,他命人在石獅旁邊的懸崖上鑿了‘太平山’三個大字。”
阿樂對此也有了興趣:“石達開的寶藏真的藏在那裡?”
李佳道:“不知道。因為沒找到。‘太平山’三個雕鑿的大字已經被人們發現,然而他所埋藏的寶藏卻一直沒有蹤影,這就不得不令人懷疑這個問題:石達開的寶藏真的埋在山王坪嗎?”
吳君如道:“如果不在這裡,還有沒有可能在別的什麼地方呢?”
李佳道:“是否有別的地方我們先別忙討論。因為石達開在烏江流域和大婁山脈一帶活動,已經被歷史學家證實。所以,那一帶是有可能成為石達開藏寶的地點。而‘太平山’和‘愛妃墓’等地因為是石達開攻下涪州(今重慶涪陵)後西進綦江的必經之路,石達開在那裡埋藏寶藏的可能性極大,不過因為寶藏至今沒現世,所以它的具體位置就成了懸念,這也使得石達開藏寶之謎成為與紅燈照藏寶之謎、張獻忠藏寶之謎等並列的藏寶之謎。”
王曉峰道:“李書記,聽……咱們清平砦也有一個藏寶之謎的傳……能不能講來聽聽呢?”
胡曉輝道:“人家李書記一個外來的領導,怎麼好講咱們自己的山砦傳呢……還是讓我來講述給你聽吧?要講這段傳,首先得講一首童謠:上北斗有七顆星,清平砦裡有八道門。每一道門前有一眼井,每一眼井裡有柒錠銀。每壹錠銀上有一個字,每一個字值萬萬金!據老輩人講述,這就是清平砦寶藏之唯一線索。”
阿樂道:“有了這首童謠,要找寶藏還不容易嗎?把每道砦門前的井水抽乾,挖出銀錠,看了那上面的字……不就找到了財寶了嗎?”
胡曉輝道:“要是真的這麼簡單……我們還用得著這樣辛苦革命工作了嗎?直接研究怎麼挖寶藏不就發財了?這個傳的真偽道目前為止,據還沒有人證明……看起來這首兒歌得很清楚明白,其實……清平砦雖有八門,但卻找不到所謂的八井……所有砦門前……幾乎都沒有啥井……既然沒有井……當然找不到所謂的柒錠銀了。因此,才成為不解之謎。”
李佳道:“也許,石達開或者張獻忠藏寶的一個隱秘地點就在我們腳下的清平砦呢……主要是如何研究這首兒歌……要是能把知道這首童謠是誰做的就好辦了……順藤摸瓜,也許就找到了正確的思路。”
胡曉輝道:“這不過就是一個民間傳……我們自就知道這個傳,也就把它當成一個故事聽了就了了……誰也沒去想真有藏寶的事,當然,童謠就是孩兒口裡流傳的東西,更不知道是哪個寫的了。”
苗琳道:“任何傳都不是空穴來風,也許咱們這兒真的有什麼神秘的寶庫也不一定。那關馬溝、亭喪巖等地名不就是與張獻忠有關嗎?大家仔細想想,看看咱們這兒還有哪個地方與傳故事有關的……”
阿樂道:“認真體會這首童謠,其實很有意思。北斗七星絕對有含義,估計是指什麼方位吧。清平砦確實有八道門,但卻找不到童謠裡的井……為什麼是柒錠銀而不是別的什麼數字,肯定與這兒的什麼數字的地點有關……”
吳君如道:“還是咱們段總厲害,一下子找到了關鍵……咱們這兒與數字連起來的地點有一碗水、二甲坡、三道拐、四方碑、五堡礅、六合寨、七廂土、八鼓山、九龍橋、十字店,四十八座井……”
阿樂道:“這就可以設想了……八道門前的八眼井,每一眼井裡柒錠銀,合計五十六個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