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柳斜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洞房門上掛桑弧 香水盆中浴鳳雛,唐朝奇女子之魚玄機,半柳斜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朝在經歷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後,經濟水平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然而物極必反,水滿則溢,看似繁華風光的盛唐,內裡卻是一片狼藉。有權勢者將土地強買強賣,不少貧苦農民因此而無家可歸,流離失所。漢皇縱情聲色,為博寵妃一笑,不惜勞民傷財。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內有皇帝聲色犬馬,外有奸相口蜜腹劍,他們排除異己,把持朝政,將朝堂玩弄於股掌之間。民生載道下,安史之亂終於一觸即發。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唐玄宗雖然迫於壓力,於馬嵬坡下賜死了楊貴妃,看似平定了叛亂,但經此一役,唐由盛轉衰,人口大量流失,國力銳減。

待到會昌年間,安史之亂已過了近80年,但唐朝已如強弩之末,雖說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也不過是維持著表面的風光而已。

唐會昌元年(公元841年),唐武宗即位,親受道家法籙,這與唐朝歷代皇帝尊崇道家思想的行為如出一轍,道教在會昌年間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各位看官若是知曉唐朝自開國以來為了證明李唐一脈是“天選之子”,早已聲稱他們是老子的後代,將老子尊為“太上玄元皇帝”,並將道教定為國教,便對唐武宗此舉見怪不怪了。

新帝即位,普天同慶,大赦天下,加之張仲武討平了幽州軍亂,一時間,百姓山呼萬歲,九州大地上一片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的祥和之態。文人騷客莫不慶幸自己生在大唐,可以一展文采,盡情歌頌這一派絕無僅有的“大唐盛世”。

又三年,唐會昌四年(公元844年),京城長安西南角一間稍顯破敗的小房子裡,魚秀才的妻子張氏即將臨盆。魚秀才的才情在鄉鄰間小有名氣,因而雖然體弱多病,但平日靠著寫字賣畫,間或做做大戶人家公子小姐的教書先生,雖然賺得不多,但粗茶淡飯,也可維持溫飽,加上與妻子張氏伉儷情深,二人琴瑟和鳴,舉案齊眉,也算是一段佳話。那張氏雖是小門小戶出身,樣貌卻是一流的,顧盼流飛間更多了些氏族之女沒有的風情嫵媚。

這一日清晨,魚秀才正將筆墨丹青背在身上,準備出門去賣畫,張氏體貼地囑咐道,“早些回來”,便聽到一陣急促的如同鼓點一般的敲門聲傳來,驚得張氏一個激靈。魚秀才忙扶住她,輕聲道,莫怕,當心身子,我去看看。說罷放下書簍快步走了出去。剛將舊木栓拿下,就見一個涕淚橫流的小丫頭撲了過來,饒是淡定慣了的魚秀才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撲驚了心神。他連忙穩住身形,待看清來人是張氏的密友邱姐兒的侍女時,心中更感詫異。未及他開口,這丫頭便嗚咽著問道:魚娘子可在?邱姐兒剛剛被房夫人發賣到平康里的紅樓去了!屋內張氏聽得聲音:可是鶯兒來了?你說什麼?

魚秀才怕妻子動了胎氣,忙將鶯兒迎進屋,只見這鶯兒雙目紅腫,驚魂未定,胸口因哭得太狠而上下起伏著。魚秀才為她倒了盞茶,示意張氏扶她坐下,安撫道:先喝口茶,定一定神再說。

鶯兒一路跑來,想是渴得緊了,抓起茶杯一飲而盡。這才抽噎著說道:“三更十分,房夫人帶著下人和牙婆子,突然闖進邱姐兒院中,不由分說將她賣進了紅樓。”

張氏大驚失色,那不是眼下長安城裡最紅的青樓嗎?她聽夫君說過,這紅樓之所以能在長安城林立的秦樓楚館中生意興隆,是因為老闆娘將孔夫子的“有教無類”發揮到了她的青樓中去。不同於其他青樓只接達官貴人,她將她的姑娘們按姿色和身價排好等次,只要給錢,進門即客,你出多少銀子,她便派等價的姑娘接待。

“怎會如此啊?邱姐兒不是深得房員外喜愛的嗎?那房夫人將她發賣,房員外竟也捨得?”

“房夫人只說是奉了老夫人的命令,房員外也同意了的。”

“那你來找我們,可是要我們救她出來?”

魚秀才輕輕按了按張氏的手,“娘子是關心則亂。可你細想,那紅樓豈是我們能說得上話的地方?”張氏聞言,知道夫君所言有理,當下更沒了主意。

邱姐兒見此,又開口道:“我來時,邱姐兒已被紅樓的媽媽帶進去調教了,我趁他們慌亂不備跑了出來,我也知道,魚娘子你無計可施,但我們邱姐兒親人俱亡,只有你一個故交,我若不將她的事告訴你們,只怕她來日死了,也是個無人知道的鬼。”

張氏聽得此言泣不成聲,還是魚秀才醒悟過來,“好丫頭,難為你如此忠心。我們當然想救邱姐兒,奈何有心無力。眼下她一個人在那暗門子裡,不知道有多無助,你快些回去,給邱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刀神鳳舞

章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