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慕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二章 窮鄉僻壤,有間商號,夏慕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得不跟著繼續走上一段的婍姐兒,卻是怎麼也沒想到,在郡王府的封地範圍內,還有如此殘破不堪的城鎮,簡直都可用窮鄉僻壤一詞來形容了。
同樣是在南方地界上,也與之前的幾處一樣是臨水而居,但這裡的情形實在有些慘不忍睹。
“按理說,這片地界有豐富的水源,就算風雨多變田裡莊稼,會因此減產不少,但此地離海岸也是不遠,農閒之時大可出海捕魚,貼補一二也是不難,怎麼就到了如此地步?”抬頭順著一旁胖丫鬟挑開的窗幔,定睛打量了數眼後,婍姐兒已是忍不住皺了皺眉。
這裡車內主僕三人是吃驚咋舌,前面那輛大馬車中,同自家少主同坐在內的段師爺,也已忍不住搖頭連連:“前年那場天災就毀了近三成的良田,農戶們逃得逃,走得走,如今這方一片只怕都尋不出幾戶人家咯!”
“海溢過後,家園不在,農田盡毀還有幾人願意留下,苦等上幾年的,怕是那些坐擁千畝良田的大地主家,也未必等得,更何況這些窮苦的百姓。”幽幽接了一句,單晏亦是深深一嘆,放下了窗幔。
順勢翻開矮几上的賬目,又是忍不住一陣搖頭:“要說那片臨近海岸的農田被毀,農戶們幾乎是走得一乾二淨,可這些不曾受災的地主,怎麼也跟著起鬨,也是一家接著一家的外遷?”
“少主您是有所不知,這些人家的農田是沒受多大災,可烏有佃戶耕作,空放著又有何用?”
呃。頭一回發現自己這個不懂農桑的,果然是……略有訕訕地苦笑了一聲:“看來我之前能將米行打理得不錯,全都是託了你們幾位的盡力幫村,真要讓我自己尋個供貨的田莊,想來也並不容易。”
這旁訕訕搖頭。段師爺那旁也是忙不迭擺手推辭:“老朽只知飲食的滋味如何,至於這農耕一事也是半點不識,想來還是葉師爺更懂行些才對,畢竟京畿米行那頭,他也算是半個掌櫃。”
“也是,年前聽聞此地發生數十年難得一見的海溢。葉師爺就曾命多添人手採買貨源,顯然比起你我來,真算得是那懂行之人。只是怎麼也沒料到,這景象是如此悽慘!”說著又看了一眼視窗所在,抬手比劃了兩下:“但這般長久荒廢著。也不是個事兒。”
“人口短了近半,可繼續耕作的田地雖還餘七成,可短缺人手更是迫在眉睫,今年已是荒廢了一季的產出,日後只怕更是……。”
“少主,原先這片地界上皆可收穫早晚兩季,但經歷了這場大災後,百姓恐怕是心有餘悸。不到萬不得已便不敢輕易踏足咯。”段師爺那旁是輕描淡寫,給自家這位糾正認識。
而單晏這裡也是暗自惋惜,別看如今這封地自己尚不能接手。然而在當年祖父口中,不單是這裡一片,甚至於緊鄰著的幾個鎮子,皆是富庶之地。
只可惜一場天災,瞬間將這一切破壞殆盡,眼下自己是無法名正言順。將這片被海水倒灌的農田治理一二。更別說,自己身邊也烏有這般的懂行之人。想到這裡又不免暗自嘆氣,看來要想在拿回封地那時起。更好的打理這片土地,這農耕人才怕是必不可少。
如此一來,自是免不了又想起來,當初在海島上的聽聞,雖說未曾有幸親自走遍那座島嶼,但經由臨近島民的講述之後,他心中早有了七、八成把握,那海島的主人家定是握有數名,甚至數十名經驗老道的農耕人才。
看來,要想日後儘快將封地治理得當,此番海島重金相求一樁也是必須。只是,不知這位若得知,自己幾次三番欲求之人,就是自己身邊被迫多留一段時日的這位,又該作何感想?
而且,對於這海水倒灌的治理之法,也是偶有所獲,此刻正在屋內同小丫鬟們,邊做著針線女紅,邊低聲給兩人講解了起來。想到這些有關的知識,當初就是為了自己購入海島,才花費了不少的氣力四處收集來的。
本來想在海島上建設農莊,可不單農耕經驗就足夠了,預防水土流失,多多儲備淡水資源,以及遇上這惡劣的自然災害後,又該如何儘快恢復農耕勞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
對於自己前世在電視熒屏上,見識過的震撼場面,婍姐兒自然明白海嘯帶來的毀滅性破壞。而對於農耕最為致命的,就是災難過後留下的那一整片,因海水倒灌便成了鹽鹼地的昔日良田。
因此,在古代被稱之為海溢、海立的天災,更是讓她莫名重視起來,直到今日親眼見證之後,越發肯定了當初自己的先見之明。再加之丫鬟們的好奇,便藉著剛才的情形,將自己所知娓娓道來。
“其實因海溢過後,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