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慕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二章 送禮,有間商號,夏慕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再隔出一間密室的法子,更為有效。
就是不明就裡的外人看來,不過是主人家的別出心裁,居然用上了氈毯充作屏風,圍住整個牆面。卻不知,當日那席掌櫃可是說的分明,只因鋪子裡不好太過張揚,引人起了疑心,才特意選了小塊的來點綴一二。其實,倒是整面蓋在那木板鋪就的牆面上,才是效果更佳!
顯然,自己在家中試過後,便不由得連連讚歎。直到將那掌櫃尋來的工匠,被悄無聲息的送入了京城叔公府上,就越發確定了自己此舉是何其正確。
以自家在京畿的威名,看顧那書肆一二,又有何難?況且,這家本就懂得做買賣,想必生意也會一直不錯,與自家而言更是毫無憂心之處。
要知道,自家雖說是京畿這片中,最為有名的耕讀之家,若論道起買賣一樁來,卻是毫無優勢可言。如今也惟有遠在京城中的那位叔公,才因其夫人的出身,倒是將名下的眾多產業,打理的有聲有色!
羨慕歸羨慕,自家可不打算效仿一二。有道是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何況自家在郊外偌大一整片良田,每年的進項已是不小,更別提劉家除了族學外,還另有一家學堂就設在城中。單是先生就不下十餘人之多,學生更是遍及京畿各城。
所以,這與商戶們打交道的事情,還是不碰為好,到底這世道還是以走仕途之路為傲!
要說,這話先前大家也都謹慎些,但自從邊關幾處都逐漸安寧下來後,這惟有讀書高的聲音也就越發的明顯了。再則,那些本是行伍出身的功勳之家,也因朝中常年無戰事,子弟都變得越發散漫起來。
其中被嬌養成紈絝的,也早已是不足為奇了。反倒是原先許多寒門出身的文臣,得以慢慢展露了頭角,在這數十年間,新起的大戶人家也如雨後春筍般,開始佔據了有利之勢。
畢竟朝廷眼下也正當用人之際,若非先前有許多名門之後,因祖蔭之故才得以走上了仕途。然而,隨著氏族貴門的逐漸沒落,也使得那些後起之秀的新名門,已是顯現出他們的優勢來了。
而其中,祖上也有過輝煌的劉家,此刻正藉著那位的好官聲,才將原本岌岌可危的頹勢,生生給拖住了。只是長久以往下去,再無後繼之人可當大用,卻不知他家是否還能拖到幾時?
一想到這樁,就連劉相公家的叔公,也滿是感慨!何況,家中子孫中也已是鮮有人才的這一支了,怕是當日希掌櫃併為留意到這劉家的窘迫之處,只看到在京城又升了官職的那位。
實則,也的確不能怪希掌櫃的眼拙,而是他劉家掩飾的實在太過完滿了。不說希掌櫃這般的外人了,就是劉氏一族中的親戚能看出端倪來的,又有幾人?
因此,直到賀先生在京畿住了數年後,才逐漸瞧出了其中他家的不妥之處,卻已是時過境遷了。就如那句老話所言,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那時這劉氏雖已逐漸露出了頹敗之象,但與一般的官宦之家而言還是略有優勢。
這耕讀人家的根本還在,只要下一輩中再出幾個有天賦的,便可重振門楣。要知道,那京中尚了郡主的劉氏一脈,卻是同出一家。真有了這般的仕途之才,只怕也會不惜親自出面幫村他一二。
有道是花無百日紅,如今你這一支雖是出人頭地了,可誰又能保證可得長久?所以,由一開始劉相公就料定了事情的發展,才會對京中那位是毫無保留。
就眼前的情形來看,自家若想在必要之時能得那位的援手,就必得前做足了準備。說句不中聽的,討好自家叔公總強過為外人所用。
到底本出同源,無論是自家的顏面也好,還是自己這心裡的感受也罷,都是如此。就在劉相公為了此事沾沾自喜之際,另一旁蔡記的葉賬房,卻是突然來訪。
不待坐定下來,便已開口請了賀管事往京城一趟,說是為商議這分號的掌櫃一事。聽聞後,賀家姐弟不覺是一陣疑惑非常:“那會兒不是說的明白,京城那家分號不過只是借用了咱們家的名頭,實際卻還是全權由他們自家拿捏在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