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真·太空漫步,諸天科技之路,切割磁感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言歸正傳!
嶽原舟此時已經收拾好心情,然後開始琢磨起來,“十八萬五千公里這個數值,對比地球半徑的話,地球半徑是6371公里,也就是說每次只能在三十倍地球半徑內空間挪移,其實就是隻能在地球範圍內了,這就是短程蟲洞技術?這根本不能滿足超遠距離宇宙航行的要求啊”
嶽原舟望著飛船外的宇宙虛空,忽然覺得有點恍惚,由於周圍沒有其他參照物,所以用肉眼和感觀感覺都以為是在靜止狀態,現在進入減速階段了,才明顯感覺到一股慣性力。
他看了一會虛空,暗道:“這個時間數值0618剛好就是黃金分割數,這是巧合還是被安排好的?十八多公里……孫悟空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這……應該不是巧合!”
這麼想著他又看了看這個被他算過無數次的短程蟲洞技術模型,嘆道:“短程蟲洞技術,斐波那契數列,斐波那契螺旋線”
是的,這個短程蟲洞技術的模型,如果只從一個面看過去,恰好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線所組成的圖案,而這個模型的樣子就是透過黃金分割點畫出,一個處於三維空間中斐波那契螺旋結構。
這個結構從表面上看就像我們平時看到的蝸牛殼,而這個模型的完全體就是兩個中間部位的最小點融合,兩端蝸牛殼開口處就是蟲洞的入口與出口。
而現在入口與出口的距離只能這麼遠,一旦超出這個範圍就會因為兩端的建立蟲洞的資訊差而失效,導致蟲洞開啟失敗。
“沒想到會弄出這玩意!現在看來,想要實現超遠距離蟲洞穿梭,前提條件就是要打破這個時間演示,也就是說必須解決超距通訊的問題這似乎又繞回來了!”
想要以獨特的空間技術取巧打破光速的壁壘,卻又在光速上被卡主了,這個宇宙就像被設定好了一樣,各類技術一環扣一環。
“想要單一的以某種技術作為突破其他短板的壁壘,並非那麼容易!不過這也算是收穫一種衍生技術吧,這種技術短程挪移方面確實很實用。”嶽原舟遙遙頭,除非直接獲取某項科技填補短板。
經過一年的減速,元星號終於從光速的30減到如今的01光速,也到達了這個編號為trapxxx-1的黃矮星系邊緣。
現在元星號所處的位置是這個星系最外圍的第七顆行星附近,距離前往的目標第四顆行星還有00321個天文單位,也就是四百八十萬零兩千一百六十公里。
如果現在01光速既0001倍光速朝目標前進,差不多需要45個小時,所以嶽原舟打算用另外一種航行方式。
“以短程蟲洞技術作為航行方式只需要25919次遷躍就可以了,也就是說,每次都極限距離的話,26次遷躍就能到達目標行星。”嶽原舟說著便朝駕駛座走去,開始啟動短程蟲洞,他當然不會真的跳26次,而且25次,因為最後的那段距離留著給元星號減速。
“神威20,啟動,計算構建蟲洞出入,計算完畢充能中,充能完畢,入口覆蓋範圍:元星號,出口距離為185271公里,短程蟲洞計算完成跳躍開始!”
在一副以一顆黃矮星為背景的宇宙星空中,一艘一百來米長的飛船在原地憑空消失,隨後直接出現在十八萬五千兩百多公里外的地方,如果有人視力好的話,便可以看到這艘飛船就像瞬移一樣,而這個消失於出現幾乎是同步。
飛船在十八萬五千兩百多公里處出現之後,過了0618秒又消失不見,緊接著又從距此同樣距離的位置出現。
於是這個或許從未有人踏足的星系便出現這樣一幕,一艘一百一十米長,形狀類似瓜子的飛船,就像傳說中的瞬間移動一樣,在這顆恆星系範圍內有規律的一直閃現。
如果有文明觀測到這個畫面,那他們一定能很快發現這規律,那就是沿著直線閃爍前進的飛船,還有每次出現再到消失的間隔是0618秒,
雖然每次出現到消失的這點時間內,元星號其實是運動的,但由於間隔世界過短,並且以星空為背景畫面確實很難找到一個參照物來對比這僅僅一小段時間的航行距離,所以看起來元星號就像一艘閃著金屬光澤在做瞬移的科技造物一樣,在1545秒內連續閃出一長串的虛影。
若是有一個觀察者從這顆目標行星上看的話,這種連續虛影的效果會更加明顯,因為從這個角度看,看到處於480多萬公里外的原星號的時間是16018秒後,隨著原星號不斷閃現靠近,期間觀察到的時間間隔也會越來越短,如果元星出現在480多萬公里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