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磁感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五章 真·太空漫步,諸天科技之路,切割磁感線,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之後就第一時間就啟動挪移的話,當元星號經過25次閃現出現在這個觀察者眼中的時候,時間過了1545秒,當然也不能這麼算,元星號進出蟲洞也是需要時間的,只是由於元星號移動速度快,這個時間就變得非常短,也就是說,這個觀察者從發現48萬公里外的元星號到元星號出現在他面前的時間間隔是1秒左右,他將會觀察到元星號幾乎同時出現在25個閃現點的位置,他將無法分清這到底是不是二十五個元星號,看到從這裡看,在短程範圍內,嶽原舟透過取巧的方式,掌握了一個近乎光速的移動手段。
如果他們是一個目光剛剛從本星球看向太空的文明,或許會驚歎一聲,這是神一樣的科技!
因為在他們的認知中,飛出本星球探索本恆星系內星空,已經是遙不可及,更不用說這種閃爍一般的航行方式了。
但是現在卻沒有人欣賞到這幅畫面了,因為嶽原舟駕著元星號經過25次閃爍大約用了十六秒時間趕到這顆星球附近後,經過仔細的探測發現,這顆恆星系的第四顆行星表面上根本沒有生命的跡象,跟不用說文明瞭。
是的,準確的說應該是158秒,嶽原舟就跨越了四百八十萬公里,而這種看似很快的趕路方式的問題也凸顯出來,那就是能量消耗巨大,而且這種極限時間挪移對裝置的負擔極大。
就在剛才十幾秒的時間內,元星號上所消耗的燃料幾乎相當於之前把飛船加速到30光速這一年加速時間所用的燃料相等了,當然這還要把超級天體計算機神威20運算所用的能量算進去。
如果嶽原舟用自己本身的核子引擎為神威20的計算提供能源的話,這個量就會低很多,但是即便如此,這種方式仍然不適合超遠距離航行。
“戰鬥使用倒是十分合適,而且並不需要每次都極限距離跳動。”對於這個衍生技術,嶽原舟還是挺滿意的。
“一個冰封的世界,既然訊號源於此地,那就近距離仔細探索一番吧!”
嶽原舟直接駕著元星號向這顆冰封的行星內駛去,同時對著已經固定在駕駛艙前面的鯨眼說道:“既然是trapxxx-1黃矮星星系內的第四顆行星,那就記錄為t4行星吧!”
“收到~”鯨眼一聲電子音響起。
t4這顆行星的位置恰好處於人類定義的宜居帶,是有大氣層的,其中氧氣還佔128,其餘皆以氮氣為主,大氣密度卻比地球稍大,半徑是地球的137倍,軌道週期兩百零八天,兩極附近溫度常年在零下一百攝氏度左右。
由於跟其主序星的黃道平面的夾角只有12度,所以基本上沒有春夏秋冬之別,其赤道上也因此受到來自主序恆星的均勻日照,平均氣溫比其他地方高很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