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部分,永樂大帝-朱棣,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東境內尼及女道士一悉逮至京詰之” ,後來,搜捕範圍擴大,朱棣竟命“在外有司,凡軍民婦女出家為尼及道姑者,悉送京師” ,“先後幾萬人” 。

朱棣的搜捕毫無結果,不得不在永樂十九年正月乘北京宮殿告成之際大赦天下,宣告“各處監收及取未到尼姑道姑,悉宥罪還俗”。 谷應泰在評論朱棣的大搜捕時,將之比為“石閔之戮羯部,多髯高鼻者並誅,袁紹斬宦官,面不生須者亦殺。” 玉石俱焚,良莠併除,如此民生,豈得寧乎。唐賽兒之亂是對永樂盛世的斷然否定,是對朱棣標榜“以愛民為本” 的統治的恰當評價。

永樂年間,不僅民生方面,政治、經濟、軍事等其他方面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官僚隊伍中“貪風永樂之末已作”,“請託賄賂,公行無忌”。 官員任用“漸循資格”, 辦事“循習”成弊, 經濟上鈔法敗壞,“物價騰踴”, 軍隊中“自永樂以後,新官免試,舊官即比試,賄賂無不中”,造成“軍職日濫” ,“而其間多貪暴怠惰,紀律不嚴,器械不利,城池不修,軍士缺伍,攻戰屯守之法漸廢馳”。 由於“排程頻繁,營造日久”,致使屯政荒廢,“虛有屯種之名而田多荒蕪”,“兵力之疲而農之業廢” 總之,朱棣一意要建立大功,垂名後世,而舉國上下已經漏洞百出。對於永樂時期的統治,我還要再借用《儒林外史》中的一段話,該書中鄒吉甫說:“我聽見人說,本朝的天下要同孔夫子的周朝一樣好,就為出了個永樂爺就弄壞了。”

第四章 天下一統

明成祖的最高理想是做一個超邁千古的盛世名王,要達到這一理想,只有國內的安定康富還不夠,還要有無限廣闊的疆土,四海鹹賓的局面。可以說,朱棣自即帝位後,為此傾注了畢生的精力,而首當其衝者是解決蒙古問題。我們解剖了明成祖的蒙古政策,也就可以大致瞭解他的整個民族政策的利弊得失。

明代元而有中國。其初,“順帝北出漁陽,旋與大漠,整復故都,不失舊物,元亡而實未始亡” 。元順帝繼承人愛猷識理達臘、脫古斯帖木兒先後改元宣光、天元年號,仍以大元帝國自命,歷史上習稱之為北元。從此在相當長時期內有一個明朝與蒙古部族政權對峙的局面。洪武年間為解決蒙古問題花費了巨大的精力。朱元璋曾先後派徐達、李文忠、馮勝、藍玉等名將以及秦、晉、燕諸親王出塞北征,雖有挫折但多所勝利。與這種武力打擊的同時,朱元璋還採取了一整套的防守與懷柔政策。在北部邊塞,從東到西他安置了遼、寧、燕、谷、代、晉、秦、韓、安、慶、岷、肅諸王(有的親王洪武時未就藩),節制諸軍鎮守邊防,並用優厚的待遇吸引故元勢力歸附。朱元璋的這些措施是極有效的,再加上北元內部的分裂與紛爭,明帝國對蒙元的鬥爭取得了主動。

朱棣即位後,繼承了朱元璋的政策而又有所發展,同樣取得了顯著效果。但是朱元璋、朱棣的蒙古政策包孕著缺陷,這不僅使洪永朝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蒙古問題,而且他們的政策模式留給後世,也釀成了一系列問題。所以,《明史》兵志說“終明之世邊防甚重” ,其中“北虜”一直是北方的重要威脅。

一、夷入於中國而中國之

像歷代中原統治者一樣,明朝皇帝對周邊民族採取了懷柔政策。

明初從洪武到建文、永樂年間,北元由於明朝的打擊和內部的紛爭,勢力逐漸衰弱,並且分裂為三個大的部分,即西部的瓦剌、中部的韃靼和東部的兀良哈,但明朝人又將所有蒙古人習稱為韃靼。

如何對待韃靼和瓦剌的歸附者,是明朝政府懷柔撫綏政策的重要內容。

朱元璋在奪取全國政權的過程中,一方面稱言 “北逐群虜,拯生民於塗炭,復漢官之威儀” ,以民族革命相號召;另一方面,卻又承認元朝正統,稱蒙古人做皇帝是“帝命真人於沙漠入中國為天下主” 。“元雖夷狄,然君主中國且將百年,朕與卿等父母皆賴其生養” 。並說“朕取天下於群雄之手,不在元氏之手” 。這顯然是為了討好元朝君臣,爭取他們不戰而降。他明確指出,如果元君能敬順天道來歸降的話,“朕當效古先王之禮,俾作賓我朝。其舊從元君倉卒逃避者,審識天命傾心來歸,不分等類,驗才委任。其宗伯王駙馬部落臣民能率職來朝,朕當給換信印,還其舊職,仍居所部之地,民復舊業,羊馬孳畜從便牧養”。“朕既為天下主,華夷無間。姓氏雖異,撫字如一”。 “殘元領兵頭目”,“有能率眾來歸,一體量材擢用”。“朔方百姓及蒙古色目諸人”,“自歸附之後,各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杜鵑聲聲

雙曲線

論衡全譯

老是不進球

寶貝不要跑

這就是結局

[hp]vampire

僻處自說

墨蛇狂情

竹水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