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部分,永樂大帝-朱棣,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進一步鞏固了在東北的地盤,洪武時期,明朝勢力已達松花江、牡丹江及牙蘭河一帶。
永樂時期,國力強盛,朱棣銳意征服韃靼、瓦剌,又因為明朝政治中心北移,所以更加強了對東北地區的經營。曾以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的李承勳說:“國朝建都於燕,親以九鼎之重,扼胡人之吭,而拊其背。遼在侯甸間,與宣大錯峙為三雄鎮,以藩屏京師。天下無事則併力以抗胡,有事精兵數十萬,指麾可集,而天下固以服其強矣。”
遼東地近韃靼,兀良哈三衛時與串通,造成邊患,因而在軍事上仍以防備韃靼的寇掠為重點。僅建文四年八月至永樂元年十二月,遼東都司就連續向朝廷報告軍情:“緣邊胡寇竊發不時”,“近虜寇盤山驛,虜掠人畜”,“虜寇懿德塞三晝夜,破寨柵,官軍與戰不利”。朱棣則不斷下令:“嚴固邊備”,“謹守疆場” 。
其次是遣使招撫東北廣大地區的漢人、女直人、韃靼人:
永樂元年五月乙巳,賜東寧衛千戶王得名鈔百七十六錠,彩幣七表裡,紗衣二襲。得名先往朝鮮招撫遼東散漫軍士復業。男婦來歸者萬五百二十五口,故嘉之。
二年八月庚辰,遣使齎敕諭潭州漫散人民曰:昔太祖皇帝設三萬衛,所以安養軍民……爾等不得已流寓潭州……特遣千戶高塔海貼木兒等齎往諭。爾等即同父母妻子復回本處,仍舊居住,毋久■棲在外,徒自苦也。
朱棣十分關心女直的情況,曾親自訊問女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