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部分,永樂大帝-朱棣,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士加速前進。軍過昌平,漸入山中,道路崎嶇蜿蜒,路邊連山如成列的儀仗迎接燕軍。他向前望去,前鋒已經隨峰迴路轉,進入了深山,回首一望,大隊在蜿蜒前進,殿後的軍隊還沒轉過山來。真是雄關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了。出塞後不遠,地勢豁然平曠了,這雖不是沙漠戈壁,卻也是遍地沙石,少見樹木。偶爾的幾縷柔雲顯得甚低,那雲外的天卻分外湛藍。第二天燕軍來到了懷來城下。懷來城座落在平曠的高埠上。西北是不甚高的連山,西南卻是寬廣坦蕩的河灘,淺淺的河水從沙灘和卵石中散漫地向東南流去。宋忠所率將士原多為燕王部下,是從燕府護衛中抽來。此時作為官軍與燕王作戰並不心甘情願。宋忠為使他們堅決與燕軍作戰,便扯了個謊說:這些將士的家屬都被燕王所殺,死屍填滿了溝壑。宋忠之所以如此,不過要激發將士們的鬥志。但這個訊息被燕軍偵知,朱棣覺得這是個可以利用的契機。朱棣命令部下中懷來官軍的親屬張起他們舊日的旗幟,作為前鋒,並讓他們上前呼喊父兄子弟。本來是披甲執槍、嚴陣以待、準備復仇的守軍遙見故家旗幟,又聽到家人的呼喊,真是驚喜交加。他們在稍稍鎮定之後,便明白了宋都督的話並非真情,雖然是各為其主,但他們怎能對自己的父兄刀兵相見呢?他們本無鬥志,到此更是完全鬆懈了。這時軍中出現了混亂,連陣也列不成,守軍宋忠的嫡系舊部見到這場面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這驚疑乍定之間,朱棣已麾師渡河,燕軍鼓譟向前直衝。宋忠大敗,士兵如潮水一樣退入城中,燕軍尾隨進了懷來。兩軍發生了一場惡戰,官軍大敗。宋忠、餘瑱被俘,都指揮孫泰中流矢,鮮血流滿鎧甲,他包了一下傷口堅持戰鬥,與彭聚一同戰死陣中。這次戰鬥,燕軍斬首數千人,獲得馬匹八千匹。宋忠、餘瑱之外俘獲將校百餘人,皆因不降被殺,只有都指揮莊得單騎逃走。生存計程車兵都投降了燕軍。
宋忠是在北方鉗制燕軍的一支重要的官軍。他的敗沒顯示了燕王的才略和力量,也暴露出官軍的弱點。宋忠和前面的謝貴、張昺,不僅在智謀上遲遜於燕王集團,且在軍事上表現出無能。宋忠等人被俘後,燕軍諸將十分得意。但朱棣卻表現得異常清醒。他知道事情才是剛剛開始,得天下不會如此容易。他對諸將說:“宋忠本庸才,才掌一兵柄,便爾驕縱,此輩熒惑小人,視之如狐鼠耳。區區勝之,何足喜也。苟勝大敵,喜當何如?夫喜則易驕,驕則不戒,不戒則敗機萌矣。孔子所謂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諸將聞言,無不佩服 。朱棣確較眾將高出一籌。
這一仗對北方的震動甚大。山後諸州皆不守,開平、龍門、佔谷、雲中各地的守將有不少歸降了燕王 。十八日朱棣派指揮孟善帶兵至永平,守將指揮陳旭、指揮僉事趙彝、千戶郭亮等獻城投降。趙彝原來是燕山右衛百戶,後跟隨穎國公北征塞外,修築了宣府、萬金、懷安城才升為永平衛指揮僉事 ,本是燕王的舊部。郭亮原是天策衛百戶,後曾隨大軍攻打大寧及哈刺莽來,因有功升為永平衛千戶 ,也曾在燕王部下,他們的投降全都不是偶然的。
薊州、遵化、密雲的失守震動了大寧。都督陳亨、劉傑,都指揮卜萬率領大寧軍馬出松亭關,駐營於沙河,將要進攻遵化。七月二十二日,駐守遵化的降將蔣玉把這訊息報告給朱棣。二十四日,燕王朱棣親自帶兵往援。劉傑等聽說朱棣親出,便退回松亭關,堅守不出。二十七日,朱棣命千戶李浚等領兵到關口,指揮部伍,佯做攻城,企圖引劉傑等出戰。劉傑等仍閉門不出。這時燕王新起,兵力不足,強攻不是良策,但長久相持也會生成他變。朱棣急於想削弱大寧的力量,他幾經盤算終於想出一條妙計。他對諸將說:“大寧軍馬不散,終為吾後憂。然劉傑衰老無所為也,陳亨素忠誠託心於我,但為卜萬所割。若去卜萬,陳亨必來。劉傑寡謀,易於戲弄,以間動之,必生嫌隙。”朱棣對幾個守將做出分析,陳亨是燕王舊部,以燕山左衛指揮僉事之任曾幾次跟隨燕王出塞,後升為北平都指揮使。燕王說他“託心於我”看來不誣,劉傑寡謀不在話下,那麼解決問題的關鍵便是卜萬了。因而必須設計除掉卜萬。這時,正好燕軍的遊騎捉獲了兩名大寧軍卒,向中軍報告。朱棣聞訊,高興地說:“間可行矣!”於是,他們寫了一封給卜萬的信,信中對卜萬大大誇獎一番,但卻對陳亨極致詆譭之詞。寫完後牢牢封好,放在一名軍卒的衣領中,並請這軍卒喝酒,賞了他一些銀兩,放他歸還。這件事做得表面上不想讓另外一軍卒知道,卻假裝不慎讓他悄悄看到。他看到這情景向看守者說:“彼何為者?”看守人說:“汝何用知之?”他回答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