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部分,八路軍一二0師六八九團征戰歷程,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6旅旅長饒子健;政委賴毅。第16團團長張永遠;政委李廷傑。第18團團長壽松濤;政委蔡永
直屬特務團團長程致遠;政委蔡文福。
第七章 迎接黎明
00、從蘇北到東北
新四軍三師直屬特務第一團(原師特務團1944年11月組成)團長鄭貴卿、政治委員黃勵華、副團長毛和發、參謀長葉進夫、政治處主任殷正棋;後1946年9月編入獨立六師,1947年6月編入七縱二十一師六十一團。特務第二團(原淮安獨立團)團長高昆峰,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陳友仁、副團長張子輝、參謀長張洪山;後1946年9月編入獨立六師,1947年6月編入七縱二十一師六十二團。特務第三團(由阜寧和阜東獨立團改編)團長何文清、政治委員楊寶生、副團長鍾福雲、副政治委員兼政治處主任徐賓。1946年5月在吉林省改為長農支隊,1947年3月改為西滿縱隊獨立一師二團,8月改為七縱十九師五十六團,11月四十四軍一三O師三八九團,1969年12月五十四軍一六O師四七九團。騎兵大隊(1945年於阜新地區以師偵察隊為主組成師騎兵大隊,1946年1月15日在通遼擴編為西滿軍區騎兵團,5月調歸遼吉分割槽建制改為十九團,12月改為遼西軍區保安二旅四團,1947年3月改為西滿縱隊獨立二師四團,8月改為七縱二十師五十八團,1948年11月改為44軍131師391團,1952年調歸54軍134師建制,1953年改為54軍134師400團,1969年12月改為54軍161師481團。 第七旅(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第一軍團第二師、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三旅六八五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