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5部分,中國曆代名女傳,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說罷,她不可遏制地放聲大哭,哭自己的苦命,也哭世道的不平。張仲素見狀,心中也感酸楚,在一旁陪著她暗暗落淚。哭了不知多長時間,漸漸地,關盼盼似乎已從憤激的心情中理出了頭緒,於是強忍著悲痛,在淚眼模糊中,依白居易詩韻奉和七言絕句一首:

自守空樓斂恨眉,形同春後牡丹枝;

舍人不會人深意,訝道泉臺不相隨。

關盼盼的詩中有自白、有幽怨、更有憤怒。詩中所言的“形同春後牡丹枝”,是承襲當年歡宴時白居易誇讚她“醉嬌勝不得,風嫋牡丹花”之句而來,那時花開正豔,如今卻如同春殘花將謝;“舍人不會人深意”是痛惜自居易不能瞭解她真正的心態,在她花開時捧贊她,當她即將凋落時,竟還雪上加霜。事到如今,她本早已了無生趣,既然有人逼她一死全節,她也別無選擇了。

張仲素離開燕子樓以後,關盼盼就開始絕食,隨身的老僕含淚苦苦相勸,徐州一帶知情的文人也紛紛以詩勸解,終不能挽回關盼盼已定的決心。十天之後,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麗人,終於香消玉殞於燕子樓上。彌留之際,她勉強支撐著虛弱的身體,提筆寫下:

兒童不識沖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這句話是針對白居易而言的。悽苦獨居了十年的關盼盼,對於生死其實已經看得很淡,以死全節對她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傷心之事;但她恨只恨自己的一片痴心,卻不被白居易理解,以為自己不願為張愔付出生命,反而拿一個局外人的身份逼自己走向絕路。在關盼盼眼中,頂頂大名的白居易這時已成了一個幼稚的兒童,那裡能識得她冰清玉潔的貞情呢!

關盼盼的死訊傳到白居易耳中,他先是震驚,明白了關盼盼確實是一位痴情重義的貞烈女子;繼而,他想到了關盼盼的死與自己寫的詩有著直接的關係,心情由敬佩轉成了深深的內疚。於是,他託多方相助,使關盼盼的遺體安葬到張愔的墓側,算是他對關盼盼的一點補償,也藉以解脫一些自己的愧疚之情。但這一點關照,對於含悲而死的關盼盼來說,又有何意義呢?仍是徒增虛名罷了!

白居易六十六歲以後,官職是太子少傅,分管東陽洛陽之事。這時的他,年已垂暮,雄心大減,不再積極參予政事,而隱居在洛陽香山。自知來日不多,因而忍痛割愛,把心愛的駿馬送給他人,並讓能歌善舞的侍姬樊素與小蠻離開自己,各奔前程,以免自己百年之後,兩位妙齡佳人重演關盼盼的悲劇。從他的這一行動可以看出,白居易已經為逼死關盼盼而深深內疚了。

後來,燕子樓因為關盼盼的故事而成為徐州的勝蹟,歷代均加以修茸。樓上至今仍懸掛著關盼盼的畫像,神情秀雅,容貌豔麗絕倫,過往的遊客,不但仰慕其風貌,更為她的貞情而感嘆。

《中國曆代名女》——名妓卷……殷桂英化鬼死纏負心郎

殷桂英化鬼死纏負心郎

唐宣宗大中年間,江南重鎮徐州發生了一件怪事:新科進士王魁被賜官為徐州僉判,少年得志,意氣風發,但不到三年,竟然引刀自刺身亡。對此事,眾人議論紛紛,不解其中原故;而知情者都說:這是負心人應有的下場!

要知事情的來龍去脈,還需從王魁中進士前說起。王魁是萊州人,出身貧寒,卻稟賦獨厚,不但人長得相貌堂堂,而且極富才情。為了擺脫窘困的生活境況,他讀書十分用功,只盼望有朝一日金榜題名,跳過了龍門,飛黃騰達。也算工夫不負有心人,二十歲時,他就順利地透過了州縣的鄉貢考試,成了舉人。到大中十年冬天,京城舉行進士會試時,他籌備了盤纏,進京參加考試。且滿有把握,躊躊滿志。

唐代朝廷舉行的科舉考試專案繁多,而最讓讀書人感興趣的是“明經”和“進士”兩科,唐高宗以後更形成進士科獨盛的局面,士大夫們都以進士出身為榮耀。唐宣宗時期,參加“明經”科考試的大多是貴族世家子弟,因此考試不甚嚴謹;而應考“進士”科的大多是平民階層的讀書人,都想透過這一途徑徹底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光耀門庭,因考取進士之後即可賜官,所以朝廷對進士的選拔十分嚴格,非博學多才、遠見卓識的人難以透過。王魁雖長於詩文,但仍經——即闡明政見之文稍差,因此也象大多數應試者一樣名落孫山。

心氣頗高的王魁原本是抱著極大的希望來應試的,一旦落第,無疑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頓感前途暗淡,渺渺茫茫。發榜後,便憂心鬱郁地回到家鄉,整日枯坐書齋,長吁短嘆,不知如何是好。同窗的友人安慰他道:“人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賀府千金

點絳唇

亂古墓地

僻處自說

炮灰有毒

車水馬龍01

正義如我不可能是酒廠之光

木遁使者

不照騙算什麼網戀[電競]

阿拉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