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上午咖啡下午茶,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館為“妨礙治安的溫床”、“懶人和無情者的地下根據地”,併為此下達了廢止令。女人們則認為咖啡會破壞男人的生殖能力,導致斷子絕孫,因此曾向政府請求下達禁止飲用咖啡的命令。然而,即便在種種不利說法的打擊下,咖啡館依然繼續儲存並發展了下來。即便倫敦發生大火災時,甚至在可怕的黑死病席捲英國時,它依然存在,而且愈發繁榮。
英國的咖啡館發展十分迅速。16世紀90年代末,僅倫敦一座城市就有2000多家咖啡館。甚至於那時的貨幣單位“便士”也是以一杯咖啡的價格為標準制定的呢。所以,英國的咖啡館也稱為“便士大學”。迄今為止英國最具代表性的保險、銀行及證券公司——勞埃德公司就是由咖啡館發展而來的。1688年,勞埃德開設咖啡館,在那裡向欲租用船隻的顧客提供已參保過的船隻名單。這一舉措取得了巨大成功,奠定了他後來轉入金融業的基礎,成為頗具代表性的成功範例。
英國咖啡館之所以這樣昌盛,主要是由於當時咖啡館是各階層人們擺脫社會束縛、自由會面的惟一場所。在這裡,無論是學生、傳教士,還是陌生的遊客,都可以花很少的錢喝一杯咖啡,聽到世界各國的政治狀況和最新的訊息,還可以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英國的文藝咖啡館
英國的文藝咖啡館因詩人兼劇作家約翰·德萊頓的推動而走入全盛時期。德萊頓主持的威爾斯咖啡館的咖啡聚會確立了從出版界到文學界的新的文學鑑賞標準,為最早的現代出版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咖啡館內的自由辯論則成了早期中產階級媒體如《清淡》、《旁觀者》、《衛報》等的思想萌生之地。
1660年,德萊頓出名以前就一直在柯文特花園的“威爾斯咖啡館”裡和朋友們一起探討文學。在他成名之後,很多文人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