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上午咖啡下午茶,換裁判,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660年,德萊頓出名以前就一直在柯文特花園的“威爾斯咖啡館”裡和朋友們一起探討文學。在他成名之後,很多文人來到威爾斯咖啡館聽他高談闊論,或者拿自己的作品向其討教。
德萊頓的房間裡隨意擺放著桌椅,房門總是開著,無論什麼人都能很容易地接近他。他總穿著制服,舉止怪異,很多人稱他為“制服瘋子”。可愛爾蘭作家喬納森·斯威夫特(《格列弗遊記》的作者)證實,這個“瘋子”使他的寫作能力有了突飛猛進的提高。其他得到德萊頓指點,從中受益的人還有很多。
令人遺憾的是,1700年德萊頓去世後,威爾斯咖啡館漸漸失去了文藝咖啡館的光環,變成了賭徒們的據點。
後來,喬納森·斯威夫特與愛迪生(伯頓咖啡館的主人丹尼爾·伯頓是愛迪生夫人的僕人,咖啡館真正的主人是愛迪生)、英國女王的外科醫生兼著名評論家阿布斯納特(Arbuthnott)博士、才華橫溢的詩人蒲柏和新聞記者理查德·斯萊爾等人一起,結成“伯頓咖啡館文藝同盟”。
在這些人中,喬納森·斯威夫特和蒲柏是出了名的咖啡讚美論者。喬納森對咖啡甚至可以說是痴迷。蒲柏也對咖啡有著極大的熱情,他曾這樣講道:“咖啡能使政客更加賢明,就算閉一隻眼睛也可以準確洞察事物。”
美國咖啡及咖啡館
資料顯示,1607年,維吉尼亞的發現者是英國人約翰·史密斯船長,也是他把咖啡引入北美的。當時,人們把咖啡描述為“一種摻入了蜂蜜和肉桂的飲料”。
北美有關咖啡的最早文獻記載始於1668年。在當時的紐約,咖啡代替啤酒成為早餐中的主要飲品。15年後,也就是1683年,紐約出現了最早的咖啡交易市場。
韓承煥:咖啡之旅(6)
美國最早的咖啡館是“倫敦咖啡館”(London Coffee House)和“古特雷得咖啡館”(Guttertdge Coffee House),它們1691年成立於波士頓。
紐約第一家咖啡館,是1696年開設的“國王徽章”(King’s Arms)咖啡館。1700年,費城最早的咖啡館——“耶咖啡館”(Ye Coffee House)成立,大受歡迎。那時,咖啡館誠然是賣咖啡的地方,但由於當時社會主流人士是從英國來的清教徒,所以很多人還是選擇在咖啡館裡喝紅茶。
當時,由於英國對出口到美國的紅茶徵收過高的關稅,1773年,波士頓“綠龍咖啡館”召開了“波士頓茶會”,策劃並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他們燒燬了港口裝載紅茶的英國商船。“讓波士頓前海成了一個紅茶杯”。這件事成了美國人改變喜好的一個重要契機,喝咖啡成為了一種愛國行為。咖啡也從此取代了馬斯特(Must)啤酒和紅茶,逐漸成為美洲人的主要飲品。
1730年,在百老匯大街誕生了咖啡交易所,成為重要的咖啡交易中心。該所後來被“Mercharits’ Coffee House”吞併,最終於1784年發展成為紐約銀行。
1808年,美國人模仿英國倫敦“勞埃德咖啡館”興建了一所七層的豪華咖啡館,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咖啡館。但僅僅十年便毀於一場火災之中。
美洲的咖啡館不同於歐洲的咖啡館,這裡是保守派人士聚集的中心,而不是激進人士,共和黨人或者文學人士的天地。在一些缺少公共建築的城市,咖啡館常常是市政議員開會或者進行審判的場所。
1886年,根據田納西州什維爾一座賓館的名字,咖啡銷售商Joel Cheek給自己經營的一種暢銷咖啡取名為“麥斯威爾”,麥氏咖啡從此誕生,至今仍然行銷全球。
1970年,Auden Booker、Jerry Baldwin、Jeb Siecle三個人在美國西雅圖合夥創辦了一家名為“Starbucks”(星巴克)的高階咖啡店。店名取自美國作家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小說《白鯨》中主人公——“裴廓德號”(Pequod)捕鯨船上的大副斯達巴克的名字。星巴克由小咖啡館起家,如今已發展成國際最著名的咖啡連鎖店品牌。在美國,星巴克是僅排在波音公司之後的納稅大戶。
在星巴克建立之初,三位合夥人對咖啡豆的精挑細選幾乎到了百般挑剔的地步,這為他們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股東之一的Jeb Siecle甚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